引用:
作者李麥科
你說的沒錯,關於足球都只能夠看轉播爽一下,真的要下場體會一下的機會太少了
其實我覺得啦,以上什麼場地或推廣那都只是策略手段,只是治標
治本是運動風氣,除了部分人,我想大部分的人對於運動的看法,不是只當成運動觀賞,就是養生,或者認為那是少數人的專業
比如說之前棒球打的這麼爛,我就覺得職棒啦、棒協啦、體委會啦,他們的問題有他們的問題,可是最大的問題是我們自己
沒有基層棒球風氣,怎麼會有職業的高水準
同樣的,沒有基層的運動風氣,怎麼會有欣欣向榮的各種運動?
說真的,我寧可台灣在國際獎牌少,但是大家都愛運動,哪怕是再冷門的運動都會有人玩
大家講到各種運動,不是只有誰誰誰有什麼成績,或是哪支國外職業球隊奪得季冠軍,而是上禮拜你跑了幾公里,昨天你參加什麼社區業餘球賽
|
我在想,扼殺運動風氣的大頭目應該是「高科技」。
以前沒有電腦的時候,很多人閒著都會想去運動一下,但現在人人家裡有電腦,打發時間太容易了,如果沒什麼特別理由大概很難想到要出去做「基層運動」。
且若不是最近剛好遇到高油價現象,單車大概還是持續被當成「觀望運動」,在高油價現象發生之前,大部分的人對單車運動的看法其實也不外乎:運動觀賞、養生、少數人的專業。
感覺到了這個宅經濟時代,要推廣任何運動大概都變的更難了﹝也許以後真的是飼料雞的天下﹞,年輕人如果不是瘋數位摩托車,就是去夜店把妹,不然玩線上遊戲。
運動?想的美?
很難得有單車熱,喚起了多數人的運動基因,雖然不曉得能維持多久,也不曉得下一次又是什麼原因鼓動全民運動,但至少現在看來,真的是讓「宅了很多年」的地球人終於又能動起來了。
至少,因為有單車,很多人假日會開始想運動了,好現象,好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