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ntress
真的是很難...
在台灣要推廣足球,幾乎可以說是沒希望了,因為「運動便利度」實在太差,台灣處處可見籃球框,卻處處找不到足球門。
且就算有球場,沒有稍微經過保養,摔個一兩次保證痛個印象深刻。
我自己是從九歲開始踢球的,但後來真的被台灣的球場搞到徹底崩潰...包含中山足球場、百齡球場、木柵動物園對面、東吳大學、師範大學、新莊運動公園...
一個球場比一個濫,根本是專程去訓練如何穿釘鞋拐腳還不會搞斷腳踝骨頭用的...
雖然踢足球的減肥效率真的很高,熱量消耗力高到三餐都吃五大碗也不會胖。
但不得不承認,現代人要運動,推薦騎單車真的比較實際。 
|
你說的沒錯,關於足球都只能夠看轉播爽一下,真的要下場體會一下的機會太少了
其實我覺得啦,以上什麼場地或推廣那都只是策略手段,只是治標
治本是運動風氣,除了部分人,我想大部分的人對於運動的看法,不是只當成運動觀賞,就是養生,或者認為那是少數人的專業
比如說之前棒球打的這麼爛,我就覺得職棒啦、棒協啦、體委會啦,他們的問題有他們的問題,可是最大的問題是我們自己
沒有基層棒球風氣,怎麼會有職業的高水準
同樣的,沒有基層的運動風氣,怎麼會有欣欣向榮的各種運動?
說真的,我寧可台灣在國際獎牌少,但是大家都愛運動,哪怕是再冷門的運動都會有人玩
大家講到各種運動,不是只有誰誰誰有什麼成績,或是哪支國外職業球隊奪得季冠軍,而是上禮拜你跑了幾公里,昨天你參加什麼社區業餘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