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ntress
我本來是很信這套的,不過看了很多重症「不醫而癒」的例子之後,發現人類的精神力量其實對身心健康影響很多。
而這仍屬於目前醫學尚無法完全理解的部份,所以建議你不要把話說的太死。
|
你看清楚些
我寫的是不只精神,沒有否定
是你想的太死了吧
什麼叫身心健康,就是不只身體,心理也要健康
不醫而癒的案例有,但比例上真的不多,而且是如何好的,也無法完全歸因於精神力量
要不然醫生不會因為少數這種案例而覺得驚訝
常發生的話,醫生會當成常例去面對
為何醫生會要病患堅強的去面對疾病,就某方面而言,不就是希望病患正視病痛,好好面對
正面的思考,對病的進程是絕對有幫助的
(這部分就是健全的心理,使作息仍能正常,使身體維持在好的狀態,面對疾病,自然能比驚怕不安的病患更容易醫好)
引用:
作者凌渡宇
王牌至尊(作:安童夕馬 畫:朝基勝士) 裡面有根據實際醫療論文提到~
大意是:
感冒發燒 是不用(也不建議)吃藥的
使人身體發燒的 不是病毒 而是人自己!
體溫增加 是免疫系統在運作
能夠讓病毒的數量不再繼續增加
病毒也會因為繞而停止活動
治好感冒的不是藥
而是自己的身體
身體為了擊退病毒而刻意發熱
而你硬是吃藥
硬要讓他退燒的話
原本威力減低的病毒
又會開始恢復活力
詳情就請記憶好的人補充吧~ 
|
從因果關係來看,還是要有病毒,身體才會發燒,所以從原因來看,不能說跟病毒無關
而發燒是一種免疫機制
任何生物都有其最適生長溫度
以人體為感染主體的病毒或細菌,其最適溫度通常就是35~37度
而發燒,會使體溫上升到38~39度,這時病毒或細菌就較不易生長,而能使免疫細胞有更多時間去處理
但為何而發燒,還是要去弄清楚原因
如因腦膜炎而發燒,就不能這樣去面對,所以前面才有人會說不論為何生病,先看醫生再說
因為醫生比你更容易去判斷病因為何(當然,醫生也是人,誤診是一定會有的,但完整的病史可以讓醫生更快發現問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