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EANCK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earth,taiwan≠china
文章: 1,853
[續篇]購買CPU、VGA散熱器前,如何以目視先判別散熱片的特性?

這一篇講述4個重點:
[1]熱導管

[2]鰭片間隔

[3]官網資訊

[4]市場價格

=================== 熱導管 ===================

現在的散熱器流行熱導管,因為效率好,還可以減輕重量(和相同的導熱量的實心柱相比)
但是,熱導管和散熱膏一樣,都有工作溫度的限制,
低於或高於工作溫度,其導熱能力就會大幅下降,
因為『熱對流』幾乎消失,僅剩薄薄的管壁進行『熱傳導』,
這和設計原理有關。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6...%B0%8E%E7%AE%A1

http://www.elsa.com.tw/supports/PDF...8E%E7%AE%A1.pdf

熱導管的好壞不是單純看管徑粗細、管壁厚薄、導管長度、導管內容物、重量材質 這麼簡單,
且不同需求會設計不同性質的熱導管,
不懂不用怕,會看官網上的"某個數值"就行。


=================== 鰭片間隔 ===================

鰭片有厚薄,被熱導管貫穿的鰭片當然是愈薄愈好,熱量才容易徹底被帶走,不會蘊藏在內部。

鰭片側面會設風扇,當鰭片密度高(間隙小),風阻就相對大,
風壓要是不夠大,根本吹不進去;
風壓即使大的足以吹進鰭片間隙,其流速也會大幅減弱。
此外,鰭片深度愈大,風阻也愈大。


鰭片間隔也和噪音有關,
鰭片密度高=風阻大,想要吹透勢必風壓必須增加,風扇轉速一拉高當然噪音値也跟著上升。

有些鰭片密度高的散熱片前後都加裝風扇,用意就是拉高流體的流速,
但是多一個風扇重量就增加,
主機板立放的話會增加pcb板負擔。

風速小就容易積塵,這跟河川積淤泥的原理是相似的,尤其是在流速劇降處,
因此,風阻愈大就容易積灰塵,且鰭片間隙愈小就愈難清洗。

[個人的心得:]
鰭片間隔2mm以下的不買,易積塵又難清,
間隔2mm~3mm最好,嫌吵時還可以換靜音風扇(相對風壓弱),
超過3mm是好清理,但是太浪費散熱空間了。


=================== 官網資訊 ===================

官網公佈 噪音值、風扇資料、重量是常見的資訊,
但是僅有少數知名且用心的廠牌會在官網公佈散熱器的"散熱能力",
所以"熱導管的好壞"看不出來沒關係,
看公佈的散熱器『冷卻力數值(cooling performance、Cooling Capacity )』即可;
這個數值官網要是沒寫,其他任何網站寫的可信度都應存疑。

ex:
" Unmatched cooling performance – up to 120W "
http://www.arctic-cooling.com/catal...101&language=en

" Cooling Capacity Over 150W "
http://www.zerotherm.net/eng/product/FZ120.asp


=================== 市場價格 ===================
拍賣網站上,有時候會發現賣家在倒貨,售價只有當初上市時的40%~60%,
這種情況多發生在舊款散熱器,
多注意就會撿到便宜。
(價差這麼大,想必利潤很高)


================小心無牌、雜牌的山寨貨=======================

這是我高中同學在大陸唸書時的慘痛(寶貴)經驗,他因為貪便宜買了山寨貨,
結果發現溫度根本壓不住,甚至比原廠的差,
發火了,拿鐵鎚狠狠的敲斷了熱導管,發現......只是空心管,
裡面沒液體也沒金屬粉末。

不死心,又去買了別的,結果.......連續3種的效能都差不多。
有的裡面有液體,但是效果就是差;
後來他還聽到很誇張的消息,"實心柱"當熱導管賣也是有的..........

浪費的錢剛好可以在當地買一顆原先他看上的Zalman CNPS8000-ALCU。

總之,大陸的山寨貨除了設計抄襲外國廠牌外,連金屬純度都沒保障,製造技術較高的熱導管更別提品質了。
( 品質沒保障,被騙你活該。 )



如有寫錯,請不吝指正
順道請教各位網兄有什麼不足的地方沒有?
或是你們的寶貴經驗
     
      
舊 2009-03-26, 07:41 A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NCK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