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Member
|
引用:
作者applecore
台灣本來要用ATSC,但是試撥後發現ATSC有些缺陷,後來就改了。
|
引用:
作者cmwang
主要是無線電視台認為DVB-T的行動接收能力可以幫其突顯與只能在CATV上收視的衛星頻道的不同,但又不願把資源花在content上,結果就是搞了一堆要content沒content,要畫質也沒畫質,好處只有能行動接收的數位無線電視  ....
|
沒畫質 是 政府害的....
一般來說 ATSC 用 6Mhz 頻道寬 , DVB-T 用 8Mhz 頻道寬
政府 原先規劃 ATSC 6Mhz
後來業者 說 DVB-T .......
後來... 變成 DVB-T 6Mhz
至於 為什麼 是 6Mhz , 跟 錢有關
台灣 類比電視 就是 6Mhz 為單位 分配
24/6 可以 賣 4 張 執照
24/8 只能賣 3 張 執照
如果 回收類比頻道 , 全面數位化後 , 政府 會少賺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