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MM工坊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506
我是一直用不同的角度去看不同的規格,Hub屬L1、Switch屬L2,該如何歸類為相同規格的東西?願聞其詳。

無論是以使用角度來看,或是以時間軸來看,共享式的相同碰撞網域架構下,就是不允許兩個以上的裝置同時使用網路,爭辯的再多,事實也不會更改。

WAN只有一個,但是當兩個以上的裝置共同搶一個WAN連線時(甚至是Local上的另一Client),Switch下可以允許兩個以上的裝置"同時發送請求",再由Switch依照交換模式排序或是儲存,而不會發生碰撞錯誤而必須撤回重傳。至於Hub的情形,前面說很多也有轉貼免費的文章供參考了,請自行參閱。當網路發生碰撞或等待閒置所造成的延遲時間,比起交換器排程或儲存轉送的延遲,不止千倍萬倍的差距,不用儀器或軟體測量,用起來就有感覺了。除非是為了爭辯刻意視而不見。

而且這裡的重點是在Hub與Switch,試問有哪台Switch無法同時處理多點訊框?又有哪台Hub可以同時處理多點訊框?有這種機器請通知我,絕對有花錢滿來研究的價值。

當然如果只是單純逛逛網頁、收發容量小的E-Mail或是MSN對話等,不會因些許的延遲而有感覺或影響時,自然是可行的。但是現今的網路應用環境,將會發生許多問題,前面文章中已提過,請自行向上瀏覽。當一項產品或架構模式下,可能造成任何應用或服務的問題或障礙時,就是不可行的!不知道問題而使問題發生是無知,但知道問題而不了解問題而讓問題發生則是無能,對任何的系統或網路規劃者而言,儘可能於事前排除已知問題發生的可能,都是必要的工作。

同時多點溝通的可行與否,在於運行時是否可使網路服務與應用皆正常運作,而不僅限於基本應用可行即可。

既然你提到了分時多工,那相信你就可輕易的測試出來,同一段時間內兩個連線端同時對同一端點請求時,使用Hub與Switch在傳輸曲線上有什麼差別?各Client端的反應時間又有什麼差別?實際Run一次,結果會比用想的明顯。(例如A電腦持續性的下載檔案,B電腦持續線上玩著CS,分別使用HUB與Switch時,各會使兩台電腦的使用結果如何?B電腦CS遊戲上的回應值又是否有差異?)

這串所討論的都絕大多數基礎網路書籍的開頭入門章節,如果懶得看完長篇的BBS精華討論文章,那麼請到書店翻一翻,至少知道討論的重點之後,接下來的討論才可能有意義。不要再有連ethernet的基礎協定都以為是不相關的理論、或是Switch無法同時處理多點封包之類完全錯誤甚至是純爭辯的無義嘴砲文出現就好。
舊 2009-02-03, 04:47 PM #8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M工坊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