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先找能支援HDCP規格的螢幕,這應該比較簡單。
至於擷取卡方面,我曾經使用過Monster X(已停產),預覽畫面搭配MxCapture,擷取畫面則靠ふぬああ,不過只測過xbox一代而已。
瀏覽2ch或其他日本網頁可以找到有用的資訊,尤其是各產品相關的問題解決方式與相容性資訊。
以下是我過去所調查的舊資料,現在除了intensity pro與HDRECS之外,其他產品的價格應該都跌到底了:
----------
PV3或PV4雖然比較容易上手,但採用PCI介面的結果就是高解析度時的頻寬吃緊。
HDRECS似乎是採PCI轉PCIE介面,但價格偏高。
Monster X是PCIE介面,問題在於需要靠玩家自行摸索解決各類bug,原廠無法提供技術服務。
intensity pro的定位是專業領域用的產品,色差畫質偏白而且不支援480p。
你可以參考這個以intensity pro錄製的VF5影片檔(1280*720)
http://axts10.web.infoseek.co.jp/ku.../intensity_pro/
該使用者在利用intensity pro時,靠著RAID0才大致擺平擷取時的掉格問題。
PV4的未稅價格是18800日圓,而且還會繼續生產新品:
http://earthsoft.jp/PV4/tech-specification.html
不過PV4有一個限制,也就是主機板的PCI插槽必須支援3.3V,而5V則不行,
依照國外玩家回報的結果,似乎技嘉與intel自家的965系與P35系主機板很容易出狀況,
會發生安裝後根本抓不到PV4的問題。至於PV3則沒有這種限制。
Monster X則是PCIEx1介面,售價是22800日圓,
廠商自去年9月以來一直沒更新驅動程式,擷取畫面偏移的問題得自行找CB-HARROC01-PCIE的部分驅動替換才能解決。
CB-HARROC01-PCIE也是PCIEx1介面,售價13944日圓,
省略了音效輸入的機能。不過最大的問題在於硬體設計精簡地過了頭,
容易受到電源雜訊干擾,後果就是畫面在高解析度時容易發生波浪狀的變形。
如果不幸遇到這個問題,只能換主機碰運氣或是自己改造供電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