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Hero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69
引用:
作者testaho
這類的橋樑隧道設計很多是由地質來控制決定
不然也不會說定線的重要性
結構物的耐震都還好 換句話說地工佔的成分比較大
至於結構物本身
大概就跑的就是台大蔡xx的"公路橋樑耐震設計規範草案與解說" 送個審就差不多啦
不過你說的沒錯啦 "環評" 遇到 "生存危機", 不得不低頭 ~

在 閃靈( Freddy的Blog ) 看到這篇
http://blog.roodo.com/freddylim/archives/6415733.html

提供花蓮人一個可立即改善對外交通與安全的建設

反建蘇花高長期被認為會阻礙花蓮對外交通發展,其實這是嚴重的誤解,事實上,
保護環境不等於就是阻礙發展,反對蘇花高的環保團體們早就提供了一個比蘇花高
還要能夠立即改善花蓮對外交通且較省錢的工具-「高速渡輪-海上高鐵」。
別以為高速渡輪只能載人,在歐洲等先進國家早就用渡輪來承載大量的汽車、火
車,想像看看,未來要從花蓮要到蘇澳,只要在花蓮港把車子開上船,就可在80分
鐘內抵達蘇澳,再把車子開下船,完全跳過危險路段,而且這個工具不用花一千四
百億還要等十年才能蓋好,只要稍微強化基隆、蘇澳、花蓮港,馬上就可以開始使
用!

* 便宜省錢:以現在交通運量來講,有學者建議只要三艘大型高速郵輪定時載運,
加上強化基隆、蘇澳、花蓮三港,總價約一百億,遠低於一千四百億。
* 提早改善交通:不用像蘇花高需十年的工程才能完成。
* 避免無法復原的環境破壞
* 節能減碳:車輛開上船,熄火不用繼續耗油,可減少二氧化碳製造量。
* 科技領先:現在已經進入21世紀,東部不必沿用西部的傳統建設概念來大興土木
蓋公路,應與現代國家同步,使用最新科技工具,並建構一個環境與建設並重的東
部主體特色。

看完後覺得其實真的不一定得花那麼多$$才能建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換個方向思考其實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舊 2008-07-09, 12:30 PM #13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ero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