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引用:
作者William
我覺得這只是激勵人心的勵志故事,搞不好還是資方要給勞方洗腦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背後意義不就是要好好認真工作
類似的故事在我身邊遇到過,可是結局可沒這麼美好
旺季的時候人力吃緊,所以公司需要退休員工幫忙(因為退休員工可以立即投入戰場,不必訓練)
薪資條件呢?不是正職薪資,而是比照人力派遣--->大約是正式員工一半
基於對公司的情感,前輩在老婆的反對下同意幫這個忙
在上班前幾天,主管在朝會的時候給我們這樣的說法
時機歹歹,某某退休以後家裡有經濟壓力生活不好過,所以公司決定讓他回來上班
當然,沒多久就傳到前輩的耳朵了,結果他當然也沒回來接受公司的幫忙
其實,他的小孩都獨立了,並不缺錢花用,回鄉下種田勞動,不過是舒展筋骨
回到主題,當使用者付費的觀念建立以後,台灣的勞力跟技術才有可能值錢
|
小弟認為我們需要的是產業轉型才有機會改善,
看檯面上的老闆, 關心的事多著重在大量生產, 以及人力成本,
以大量生產為中心思想的老闆, 就算有使用者付費的觀念, 也是付臨時工的薪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