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引用:
作者horace0110
我想請教在同樣的條件下,晚霞這張以例如發問樓主的這台底片機因為全自動所以有可能會過曝應該是沒辦法直接拍出這樣的效果
但是如果是RICHO.下方又看到寫著GR-X的這台很爛的傻瓜底片機呢? 
坦白說我主要是我不懂這張照片證明了什麼所以上來發問,我怎麼看都覺得這張的主要因素是測光(如果這張是未經調整的),跟哪種相機關係不大
數位照這種確實是成功率會很高,不過以前玩底片機時,拍這種照片也很少完全失敗的
|
啥?
要講攝影, 要講畫質, 你不講測光??
不管有沒有事後的調教, 還是暗房或者沖洗的部分
測光對於畫質的影響都是很大的一個部分耶!
你不知道嗎?
這樣好了, 這邊有人愛底片,
那偶就從底片的基本來跟你解說測光的影響,
先以負片來說,
負片為什麼叫做負片,
是因為負片的底片在沖洗之後,
跟照片剛好是相反的狀態,
例如照片裡面明亮的部分,
在負片的底片上就是暗的部分,
為什麼是這樣呢?
這就要從負片上的化學結構來講了.
還沒曝光的負片上面就附著一層感光的化學物質,
這種化學物質會因感光程度的不同而有軟硬不同的化學變化,
那以負片來說感光越多的部分, 其化學性質會越堅硬,
所以當沖洗的時候, 較不受光的部分的化學物質就會比較快的被化學藥劑侵蝕掉.
因為這個原因, 負片比較適合在曝光的時候稍為過一點,
不是超過到爆掉, 是過一點,
因為過一點, 整體的化學結構都比較硬一點,
這樣暗部的細節會保留的比較完善,
因為化學物質都被藥劑侵蝕掉就完全沒有細節了.
這也是為什麼負片如果爆了, 通常比較好救,
但是如果曝光不足, 那第一細節損失可能很嚴重,
再來就是畫質, 顆粒也會大大受到傷害,
當然也就不用去期望寬容度了.....
那現再來看看正片的情況,
正片的情況又剛好相反了,
所以正片其實比較適合稍微曝光不足一點.
你看, 光是不同類型的底片, 要達到最佳效果,
曝光的方式就會有所不同.
偶問你, 如果你要講求畫質!
用以掌控曝光的測光怎麼不重要?
真的很講究的人就算用同一個場景還要用測光表在不同的區域測光來做適當的調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