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OSKAR_WU
我是無法認同啦
畢竟 cpu 是 intel / AMD 做的
不是主機板廠做的
主機板廠不該以自己的想當然爾來做事
否則天下要大亂了
不是每個消費者都清楚這 " 箇中奧妙 "
對我來說
這算是一種 " 巧妙的行銷手段 "
但個人認為這樣
非常不負責任
如果今天是做整機的
你要這樣搞我沒意見
因為你要為整台系統負責任
但做零組件的
不應該把其他變動因素想當然爾加入考慮
|
報告吳大,小輩的想法與吳大不太相同,也許觀念有問題,先與吳大分享,觀念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吳大不吝指教。
基本上主機板上的零件都是晶片組廠商設計(特規品也是,只是採購的廠商有另外開規格特製而已,實際上仍是晶片組廠商照需求設計)與製造,所有的超頻,降頻等非原始設計都不在CPU廠商的設計範圍內。
如果降頻降壓的省電功能算不是每個消費者都能夠清楚的" 箇中奧妙 ",且為"巧妙的行銷手段"的話,那超頻功能不何嘗也是如此呢?(老實說,我還沒聽說CPU廠商有保超,或建議超頻的情況過)
部份消費者有超頻提昇效能的需求,也會有部份希望電費能省則省的使用者存在。只要能夠聆聽VOC,滿足消費者需求(CTQ),相信都是合理的才是。
就因為這是零組件,就因為這是消費者有更大自由度搭配與發揮的主機板產品,才更需要去開發這類功能,提供消費者更多選擇。畢竟,如果真的都要乖乖做的話,大家一開始就拿公板去製造,或甚至像NV倡導的那樣,直接買公板主機板去販售,有事統統交由晶片組廠商去扛不就好了呢?
在這個主機板的戰國時代,大家無不絞盡腦汁思考如何讓自己的產品與其它廠商產生差異化,只要停滯不前,不弄些N+1設計拉高門檻,拉開與競爭對手的距離,下一個被淘汰的就是自己。
以上是小輩的一點點淺見,與吳大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