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奶油銓
我其實比較好奇的是:
狹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 無可置疑的 是兩個成功的理論. 至少它們的解釋實驗的成功性在今日看來是無庸置疑的.
|
古典力學也是無可置疑的成功理論,可惜他卻無法用在微觀世界。理論探討不只是成不成功的問題,還有適不適用的問題。
在重力面前就崩解的狹義相對論,拿來應用在宇宙論上,本身就是一個怪問題。除非你可以在宇宙論忽略重力。
如果整合理論適用性那麼容易,那愛因斯坦也不必終其半生都在推導統一理論,卻仍含恨而終。
引用:
作者奶油銓
廣義相對論相有那麼成功嗎 ? 至少我知道廣義相對論預測的宇宙年齡 大約是 90 億年左右. 然而今日人們觀測到的宇宙年齡, 150億年或以上 時有所聞. <==我只是想說明廣義相對論也是諸多重力理論的後選之ㄧ. 各有擅場.
|
至少廣義相對論應用在宇宙論上,是比狹義相對論適合地多的,基本上他就是為此而發展出來的。
引用:
作者奶油銓
讓我們回到每個唸過近代物理都該知道的一件事情吧: 不能被測量的物理量, 不具有物理意義. 所以那些平行宇宙的理論, 不能做為主流的主要原因就在這裡, 不能被測量的東西只能流於嘴砲. 理論再成功 終究也要實驗證實才可以的.
|
如果不能被測量的只能叫「嘴砲」,那一堆聞名暇爾的物理學家都應該去自殺了,包括被稱為與牛頓、愛因斯坦並駕齊驅的史蒂芬霍金。
真不曉得你敢不敢在科學期科刊上放這種話.....
而且平行宇宙並非是嘴砲,目前的觀測證據支持空間無限大,這不只是理論的支持,還有觀測證據的支持。
因此宇宙大小也不是什麼難題,而是定義上的問題。460 億光年是目前較被為接受的宇宙大小。因為宇宙誕生了 150 億年,光跑了 460 億光年,如果你要問為什麼光可以跑得比光還快....
我只能說,不能把狹義相對論任意地應用在宇宙每一處,他是對的,但不代表他處處適用。
宇宙外是什麼,另一個宇宙,由觀測的物質分佈和一些我們宇宙的現況,科學家有理由這麼認為。
科學家無法解釋為什麼我們會在這麼巧合的宇宙,許多物理量都剛剛好。因為機率上,宇宙誕生時無法形成粒子以外的大型組織機率是很大的(也就是只有基本粒子,但什麼都形成不了的狀態)。
在這兩個前提之下:空間無限大、宇宙有無限個。自然就一定會出現和我們一模一樣的宇宙。
(所以我這裡指的平行宇宙是不同於艾雷佛特的平行世界的)
當然這不一定完全正確,但至少是目前廣為接受,且幾無破綻的多重宇宙理論(平行宇宙則為其附屬品)。
引用:
作者奶油銓
PS: 量子物理與量子力學是兩種不同的層次的吧. 就像普物有力學, 古典力學也是力學. 這兩者雖有重複但切入點不同. 前文有人提到外國學校不分Quantum Physics and Quantum Mechanics. 但說不定他門的課程設計是 Quantum Mechanics I 主要是別人 Quantum Physics 的內容. 至少市面上可以買到的書籍 這兩者還是有分的,因為講述的內容不同. 真的有唸過的就知道了. 沒唸過的不要亂起鬨. 這樣的分類在物理系很常見 再比方說 電磁學(electrodynamics) 與古典電動力學(classical electrodynamics). 不會有人認為這兩者傳授的內容是相同的吧.
|
我不認為在科普上有人會計較不能用量子物理來表示所有量子相關理論。感覺上,這又是鑽另一個牛角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