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很久沒去大賣場看電視了, 看了這篇討論後也像自己也去逛了一圈, 也才知道現在的電漿電視也不再是高貴的。
前面有朋友問為何他的電視選台很慢?這個剛好我知道, 就是選台器 TV Tuner 的問題, 就是 Tuner 已經老化了, 看是要修理或是外接電視盒這類的電視選台器。
我個人也是偏好電漿螢幕, 顏色飽和、色階與對比度才是重點, 解析度等要接電腦或接藍光播放時再說。
大部份的人看電視最多的地方是客廳, 訊號來源最多也是第四台, 所以大尺寸的電漿最為適合。
液晶適合空間較小的臥房或書房, 近距離的觀看解析度高是有其必要性。
也不必指望台灣數位電視節目的品質, 都是以 SD 的節目訊號用 Up Convertor 打上來的假 HD。
我還敢說台灣10年內不會有真正的 Full HD 的地面廣播。 我問過那些電視節目導播何時會有 HD 的節目製作, 這些人跟我說器材更新費用先不計, 製作費至少還要高上原先的三倍以上, 以現在台灣的媒體環境來說根本就不要再想了。
倒是電視台內的大螢幕顯示器比較喜歡選用液晶, 明知道顏色比較不正確也沒辦法。
大螢幕前面大多會有一臺"多畫面處理器" Multi-View, 來做12或16分割, 以同時監視多頻道。
這時如果是使用電漿螢幕長時間下來, 像每個頻道上都有的台標這些固定不動的畫像就會燒灼在畫面上了。
不過在家裡個人使用的場合根本不需擔心燒灼的問題, 除非您根本不換台只固定看某一台。
我還是覺得以前的映像管電視看起來最漂亮, 解析度低又怎樣, 電漿電視就是比較接近傳統映像管電視。
我客廳看的還是當時 SONY 最後一批最高規格的特麗霓虹映像管, 到現在都還沒看過有比這台還要漂亮的電視畫面。34寸倍頻掃描的不閃爍眼睛很舒服, 也有雙選台器與子母畫面, NTSC 或 PAL 都行, 要接電腦也行雖然只有 800x600 但也夠看影片了。
最重要的是現在的電漿或液晶大尺寸都是 16:9 這種比例根本看不慣, 電視台數位化後也還是4:3 的, 我不會算, 現在的 16:9 面板到底要買幾寸的才能得到傳統映像管 34 寸的真實畫面。
我個人認為電漿或液晶電視的進步空間還很大(還沒成熟), 能觀望就繼續觀望, 一定要買的話大尺寸就買電漿的, 比較不會落差那麼大。
還有:一台電視是很多人要看的還要看好幾年, 不要貪便買那些雜牌的, 家電大牌(找的到人修)又有3年保固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