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skyang
越扯越離譜了,先忽視列舉扣除額另外帶來7%-40%利率。再拖香港人來墊背。最後移花接木把儲蓄險接到保險+理財的保單。
純儲蓄險參考郵局裡面 http://www.post.gov.tw/post/index.jsp
首頁 > 壽險業務 > 保險單借款業務說明,如果需要用錢,再把已經投保的錢借出來也不過4%利率。拿列舉扣除額另外帶來7%-40%利率,加上保單2%左右利率,還保有5%-38%淨賺。
真懷疑你是台灣人,拿明朝的劍來斬清朝的官。
|
---------------------
其實我對閣下這篇有小小意見想問
1.保單質借利率不過4%...為何我自己的錢我拿回來還要利息?更不用講在保單中期解約..少說扣掉本金10%以上
2.拿列舉扣除額來作優勢..我認同..,但應該只限於你只有儲蓄險
但若同時期有其它的醫療險>24000,那這方面優勢又沒了...=0..你的7%~40%從何而來?
一般除了極保守的人,目前有人"只"保儲蓄險嗎?
(另問..7%是指年投入30萬嗎?..40是指繳最低嗎)
3.扣除2的優勢...只剩下均年利率約2%..加上1.的借錢付利息....
優勢在那?...
強迫儲蓄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