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嚴那時剛好正值國中時期,也許當時被升學主義壓的喘不過氣來,所以印象不是特別深刻
解嚴前後對於『自由』差別在哪裡??有差嗎??當時是學生的我感覺不是很明顯...
只是解嚴後集會遊行的激烈程度緩和了不少,可能部分人不知道民主xx黨在黨外時期抗爭手段超狠的
動不動就把人家的大巴攔下來玩火燒車,所以以前對他們的印像不是很好。畢竟對小朋友來說太暴力了
娛樂媒體方面,因為以前節目內容甚至劇本都必須受審..當然沒有像現在一堆腦殘沒內容的偶像劇存在
反而有一些端正善良風氣的節目存在,如:包青天..還有每天中午都會播放的警察劇,就是提醒跟教育
別人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等等
瓊瑤的戲似乎在那時就拍了不少,記得以前K書時,常常因為家人看瓊瑤的戲劇而不能好好唸書
有一次還拿書從窗口玻璃砸下去(五樓掉到一樓),大喊『乾脆不要唸了』,以後才稍稍能安靜地看書
有那麼好看嗎??不知那種愛來愛去的有啥好看的??(當時想法)
記得國小時(戒嚴時期)最感動的戲就是『星星知我心』了,當時只要家裡有電視的必看,海外華人也是必看的戲劇,
當時讓不少大人看的眼框泛紅呢,甚至
現在要有能感動人的戲劇,只能去大愛台找真人真事改編的戲劇才行
本人也認為這時期的布袋戲最為好看,以後的就soso而已..國小若有讀半天時中午常用跑的回家就為了看布袋戲吶
卡通也不是每天有,好像只有一、三、五,禮拜一一定看米老鼠與唐老鴨
綜藝節目跟現在比少了一些腥、羶、色的玩笑,大家也是看的很有趣..如百戰百勝、五燈獎(當時也沒像星光幫搞得這麼灰頭土臉)
如:阿妹、吳宗憲(男女對唱)..算是代表人物,當初不分年齡的都有加油到,星光幫我看只有年輕妹妹會加油而已(會不會太主觀)
還有當時很受歡迎的港劇『楚留香』晚上睡覺還偷偷爬起來看,以前的人睡的真早啊
至於白色恐怖,當然是很恐怖啊..但不僅只是政治上而已,其實也淪為不少人利用來鬥爭的工具
只要有人看你不順眼,如工作上表現太突出,有影響到某人的職位時,去警備司檢舉一下說"某某人"
藏有禁書什麼的,就立刻來帶走了,拷問??才沒那麼多閒工夫,直接給你打一針讓你變白痴廢人比較快
,誰還跟你玩拷問犯人遊戲..
家中有一位長輩就被抓走就是如此被陷害的,好不容易栽培到成高級知識份子,年紀輕輕就被抓..
到解嚴後 60 歲多了才被放出來,這才第一次見到這位長輩∼
不過換了政黨後賠償金也沒有比較好申請,大概是我們都沒去幫政治人物幫腔的關係吧!?
民主進步黨組黨時『據說』小蔣是知道的,廢話!!在圓山飯店怎麼會不知道,招待國賓的地方捏
若現代還不解嚴會如何??歷史的洪流、時代的巨輪
很難不解嚴,除非臺灣比北韓還要差
就好比古今中外的歷史一樣,每個朝代的更迭,哪一個在根基穩固之前不戒嚴的??
臺灣解嚴我認為還是算快的,自國民政府來台到解嚴不到五十年
有的國家五十年了還在軍政時期
當然臺灣在八二三砲戰中能守下來是主因,安定而繁榮
才能一路從 『軍政時期』→『訓政時期』→『憲政時期』
看到老人家要感恩啊!!沒有那些老人家的付出
就沒我們這些小兔崽子,823 居然沒放假有沒有搞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