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c Member
|
大家還是回歸主題吧!要不然這一帖好像變成台灣史教學,一不小心就會擦槍走火。
----------------------------------------------
承上,如果台灣戰後還被日本統治,
人口應該沒有現在多,
台灣島內人口應該會在千萬上下,
如果各地方的人口如果都折半來算,
都市規模與建設發展恐怕會縮小很多,
所以,台北會像現在高雄,高雄會像台南。
交通上,恐怕會以鐵路為主,公車為輔,
以戰前的糖業鐵路與輕便台車路線為基礎,
發展成較現在密集的鐵路網,
所以,到時候台灣會不會建高速公路,
將會是一個問號,
機車恐怕也沒有現在多。
產業上,還是以輕工業與農業為主,
糖與茶為生產大宗,
台灣會出現幾個大型農產公司,
或者是以農業合作社的形式,
供應日本內地需求,
或許台糖會是台灣最大的企業之一。
當然不排除日本幾個大型工業財團會來台灣設廠,
但工業規模應該會比現在小的多。
教育上,高等教育的大專院校會減少許多,
清華、交大、輔仁、東吳等,
許多大學不會由中國大陸遷來台灣,
台灣許多人必須到日本內地就讀高等教育,
對於窮人是一大負擔。
而沒有清華、交大,
那麼科學園區應該不太可能出現,
台積電、聯電、華碩、鴻海等等,
這些科技產業在島上出現的可能性很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