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ance Member
|
平心而論,認真一下...其實我們在日治時期發展的建設實在是為台灣的發展奠定了基石,舉例 ...
1.教育:
日治時期的強制義務教育實施下,1944年的台灣,國民學校共有944間,學生人數達87萬6000餘人(含女學童),台籍學童就學率為71.17%,日籍則高達九成。遠高於當時世界的平均水平..
2.交通:
a.鐵路
在日本治台將近50年的期間中,最大的成就莫過於1908年,縱貫線全線貫通,形成台灣首次「空間革命」,讓過去臺灣南北需時數日的交通,縮短至朝發夕至的1日內
b.海運
為了改進台灣海運運輸,使其成為日本的南進前哨基地,殖民當局整建了基隆港,並花費鉅資建造高雄港,使其成為可停靠大量船隻與吞吐貨物的現代化港口。此外,為了改善東部與離島交通,也興建花蓮港與馬公港。
還有很多說明 請點: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81.8B.E8.BC.B8
勿有政治聯想,純討論....
__________________
當歲月的手輕輕撫過你豐腴的臉頰,當你感受到時,或許現在已成追憶,青春易老,分秒 難留,珍惜你美好的現在,不管如何,短短數十年的時光,也只是轉眼罷了................
---------------------------------------------------
*********80年代老車俱樂部*********
---------------------------------------------------
後宮佳麗:
1984 YAMAHA DT 125 一代改裝越野版(黃)
1985 YAMAHA DT 125 二代精裝收藏版(藍白)
1985 YAMAHA TY250 山葉經典慢車
1987 YAMAHA SEROW 225 首發羊
1988 YAMAHA DT 125 等待出售版(黑)
1988 YAMAHA DT200R
1986 YAMAHA RZR135新人類新技術,Pure Sport 超跑車
1995 SANYANG HUSKY 150 美式嘻皮風
1997 YAMAHA DT 230 LANZA 林道電腦車
1998 VESPA ET8 125 首批進口版 收藏級
1999 VESPA ET8 125 歐式復古工藝 通勤專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