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野口隆史
Elite Member
 
野口隆史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1
您的住址: Rivia
文章: 7,044
引用:
作者sutl
K6一直輸得一屁股吧 ,那個年代大家裝機都裝C300A,誰要裝K6-2啊

後來K7基本上只能說是P6加強版,解碼器管線都多一些,同時脈性能只多個5%不到,但卻第一個達成1GHz的里程碑,導致intel發瘋作出高時脈的P4,當時的P4 1.5G性能可是不如P3 1G的,直到0.13um的製程拉高時脈,再加上雙通道DDR400之助,才拉出一些性能優勢。

現在的core 2 duo雖然架構主體是P6,但改進很多地方,例如解碼器是3簡單+1完整的結構,硬是比K8的3個完整的快,管線也增加到跟K8一樣多,再加入P4的微指令技術,稱之為P6加強版不為過

當時P3在"銅礦"180奈米的P3出現之前確實被athlon打的很慘!
在浮點運算上落後不只20%,連整數運算都有10%以上的落後
雖然"銅礦"沒有如K6到K7這麼大的架構轉變
但是其L2 CACHE Bus Width從64bit提昇到256bit,是這個部份縮小差距到兩者效能幾乎相同

在k6-3出現的時候,確實同等級的p3都被打到抬不起頭,主要是因為k6-3內健的full speed的256k l2 cache,在當時的p3的l2 cache都只有半速的cache
不過確因為良率的問題,k6-3也只風光一時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
Folding@home with GPGPU集中討論串

Unix Review: ArchLinuxSabayonOpenSolaris 2008.5Ubuntu 8.10
AVs Review: GDTCAntiVir SSESSKIS 09NIS 09Norton 360 V3

I Always Get What I Want.
舊 2006-07-07, 08:05 PM #9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野口隆史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