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您的住址: Delta Belun
文章: 155
|
《犯罪問題焦點》死刑存廢與民眾對死刑與刑罰之看法
法務部上個月更新的資料,大家看看。
倒數第三段:
引用:
近年來,台灣民眾似乎傾向於支持「嚴刑峻罰」。研究者發現,民眾對降低犯罪率越缺乏信心、越覺得量刑太輕、越覺得嚴刑峻罰才能維護社會治安,則對死刑的支持越強烈。不只是民眾對刑罰的態度趨向嚴苛,立法單位亦對部份刑罰做不同程度的調整、加重刑責等。因此,對死刑的支持的確與相信死刑對犯罪具嚇阻作用有非常強烈的相關。此乃暗示,民眾對死刑的支持是因為死刑可以嚇阻犯罪,亦即可以減少犯罪的發生,使那些有可能從事犯罪行為的人不敢輕易觸犯法律。這是一種相當理性與實用取向的解釋。然而,過去有研究發現即使能証明死刑並不比無期徒刑更有效地預防犯罪的話,絕大多數的死刑支持者仍會支持死刑,而反對者仍維持其反對的立場。由此可見,雖然多數對死刑已有確定看法的人們相信事實的證據是與他們的立場相符合的,但是,顯然地他們的立場並非基於對事實的信仰。人們堅信刑罰之嚇阻作用是因為「嚇阻作用」是符合科學的、理性的、且顯而易見的。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可以用在這裡嗎?
最後一段:
引用:
綜合觀之,台灣民眾對死刑的看法傾向支持、甚至認為死刑可擴大適用於未成年者。如此之民眾意向與近年來法務部朝向廢除死刑政策之努力,似乎不相符合。這種意向與台灣民眾普遍對「應報主義」與「嚴刑峻罰之嚇阻作用」的信仰有關。特別是當民眾對降低犯罪率越缺乏信心、越覺得量刑太輕、越覺得嚴刑峻罰才能維護社會治安,則對死刑的支持越強烈。另外,象徵性的態度也影響了民眾對刑罰的意向,越贊成行為控制或應報者,越支持死刑。雖然廢除死刑是國際之趨勢,也是國內目前努力推進的方向,然而對於民眾刑罰意向之瞭解是很重要的,將有助於刑事司法政策之發展與推行。
|
反對死刑者可能會有些失望,教育不是一天兩天能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