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JIM
記得一些專業的先進特別強調
PI/PIF本來就只是就個人自己的環境「讀出」片子狀況
所做的測試
千萬不能擴大成為「標準」或「絕對」
事實上,這個觀念對我的影響很大
既然是「讀出」測試
自然各機型讀出能力不同
不可能會有所謂的「標準」
更何況燒錄條件變化千千萬萬
片子狀況也千百樣
A先生用的好,絕對不保證B小姐也一樣
所以當時分享PI/PIF測試比較沒有壓力
因為大多數人都知道PI/PIF測試是測給自己看的
別人只是參考
可是最近越來越多人似乎把PI/PIF測試看成一個「標準」
最起碼過度看待「別人」的PI/PIF測試情況
也很少考慮燒錄及讀出環境是否相同
一個原本只是「讀出狀況」的數據反映
竟背負起如此沈重的重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