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台灣應該目前沒有。
因為硬體壓縮卡的問題非常之多,尤其在跟主機板的搭配上面,像一些生產剪輯機的公司,目前最新款的主機板他們都不列在可用搭配的表上,都是一些比較舊型的主機板。這邊說的問題就是相容性問題。
很多大大都認為這應該是生產卡的產商問題,但是小弟的想法跟各位大大就比較不同,因為硬體壓縮卡的優勢是在低資源消耗、高規格壓製使用,以現有的電腦品質來看的話,硬壓根軟壓的差別實在沒什麼優勢了,且硬體壓縮晶片本身,經過PCI資料匯流排時,常態都需要使用到橋接晶片用以穩定錄製取樣頻率(PCI對硬體壓縮晶片的同步工作),就目前一直推陳出新的晶片組而言,實在看不到晶片廠商有對影像市場有著深入的了解,而很多大大的看法也是片面的判定認為這是卡應該遷就晶片組(主機板廠商也是這樣的想法居多),但是實質的問題,是卡在硬體壓縮晶片其驅動在撰寫時,需要是搭配主機板晶片組一並測試,所以有很多的硬體壓縮卡都是在換新主機板後才發生問題,反而在舊主機板上面就不曾發生問題,這除了是硬體晶片廠商開發測試緩慢的緣故(也因此很多生產硬體視訊壓縮晶片的廠商都逐步關閉),再者,也是電腦生態改變太快的緣故(晶片組更新以三個月為一週期),而影像市場這區域,說真的,產值並不會很大,尤其在現在電腦機器淘汰快速的時代,影像剪輯也已經從以往的硬體走向軟壓為主,除了是降低相容性問題,也是因為現在電腦CPU的運算速率已經達到以往不能達到之境地,所以在硬壓跟軟壓的過程,小弟個人還是傾向軟壓,雖然硬壓壓出來的畫質很好。
致於3D Y/C分離,小弟會比較認為是噱頭比較多,因為從Tuner中訊號要經影像3DY/C分離,實際上成效並不顯著(因為還要另行佈線規劃),有很多大大一定會覺得有差,其實小弟的看法很簡單,用S端子跟AV端子的影像來做比較,就知道3D Y/C分離的好處及差異,但是對目前的Tuner及第四台信號來說,3D Y/C分離只有在AV端子這端有用,對Tuner端而言,除非是Tuner有做過調整設計,否則看不出什麼差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