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第一次寫測試文,寫的不好請多包涵
話說幾個月前入手二手的寶聯6600GT AGP
裝在華碩A7V上不幸相衝 (KT133晶片)
(是的,我將6600GT裝在還在用 PC100 SDRAM 的古董主機板上 XD)
直到最近接手一台XP1800+等級的電腦,還為了6600GT將CPU升級到Barton
終於能讓張顯示卡大展身手~
但是..... 跑完 3DMark .....................
救人阿~~~ 104度阿~~~~~
雖聽說6600GT很熱情,但這張卡未免也熱情過度了吧!?
剛好之前升級CPU順便買的CQ5+附的散熱膏還有剩,不用太浪費
今日來重塗一下散熱膏測試看看
測試前聲明:
1.這張寶聯是二手買來的,之前使用者是否有改裝過不得而知
2.原本是沒有顯示溫度的,是修改BIOS強制開啟溫度偵測
是否會影響正確的溫度顯示無法確定
但我想相對溫度的變化仍具有參考價值
先介紹測試平台
AthlonXP 2500+ (Barton) oc 3000+ (166x13)(不支援6除頻的無奈)
宇詹 DDR333 256MB + DDR400 512MB (DDR400 跑 333 的無奈)
MSI KT3 Ultra2 (VIA KT333)(只支援 AGP4X 的無奈)
機殼不知名牌 (無前置風扇進氣孔的無奈)
CPU 風扇: 北極風 CQ5+ 白色低頻扇版
出風風扇: 後置 8cm 一個;Power 附的 12cm 一個
進風風扇: 側板土砲 12cm 一個(沒前置風扇,只能靠它)
其他音效網路電視卡各一,光碟燒錄各一,硬碟x2
室溫 34度(沒有冷氣的無奈)
很好... 測試平台充滿了無奈...囧
先來個改善前的圖吧
跑完 3DMark03 Game test 與 CPU test 後
最高溫度達104度

忘記抓一張待機狀態的溫度了... 是 73 度左右
今日主角: 寶聯 6600GT AGP
非採用公版散熱片
與承啟一樣使用GPU & 橋接晶片散熱片共用的散熱片
優點我猜是熱情的AGP橋接晶片會獲得更大的散熱效果吧
說不定這就是導致感應溫度飆高的原因?
因為兩個超高熱源同時為散熱片加熱
背面
電容

十字電容與鋁殼電容....(不懂 十字電容就是大家討厭的OST嗎?)
散熱器拆下全貌

GPU是用散熱膏,橋接晶片是用散熱膠片....真奇怪的設計
散熱片底部,旁邊有一保護墊片

幫幫忙阿 寶聯........ 這表面未免也太不平了吧
貼張無痕膠帶就知道....

這要怎麼能和GPU完整接觸呢!?
GPU 本體

A2版本,記憶體是 Samsung 2.0ns
重塗散熱膏,CQ5+附的
一般狀態測試: 開機兩小時,只有逛網頁&FTP

68度,比之前 73度少了 5度
全速狀態測試: 3DMark03 Game test 與 CPU test 後

最高溫 94 度,比之前 104度少了 10度
結論:
寶聯的原廠散熱片表面很不平,對於GPU &橋接晶片與散熱片接觸影響很大
藉由重上散熱膏來填補表面縫隙,大約可降低 5~10 度
不知是因為CQ5+附的散熱膏的功勞,還是原廠用的散熱膏和散熱膠效果不佳
希望今日重上散熱膏能有助於穩定度與壽命^^
謝謝各位看完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