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相關基礎測試數據,供各位參考
CPU-Z軟體,對CPU Xeon nocona 2.8Ghz*2驗明證身
CPU-Z軟體,對主機板Iwill DN800-SLi驗明證身
CPUMARK99軟體,測出來的分數162分 (附註:本程式不支援雙CPU,只能測出單CPU的效能)
Super-Pi 軟體,1M測出來的時間為51秒 (附註:本程式不支援雙CPU,只能測出單CPU的效能)
sisoft sendra 2004 SP1 之 CPU 項目分數
sisoft sendra 2004 SP1 之 memory頻寬
everest 1.51 記憶體讀取效能,圖片點下去可以看到更大張的圖
everest 1.51 記憶體寫入效能,圖片點下去可以看到更大張的圖
everest 1.51 記憶體潛伏效能,圖片點下去可以看到更大張的圖
最後,我們給它來個整台機器的耗電度測試
使用松大電子出品的電源監測器SPG-CD
http://sondar8.myweb.hinet.net/cindex.htm
http://sondar8.myweb.hinet.net/spg/spg26cd.htm
本測試儀器類似海韻的PowerAngel,但功能上和測試範圍比PowerAngel更強許多
這是在VGA開啟SLi模式,全速運行3Dmark05,外加四個Prime95,還有TMPGEnc轉檔,加DVD拷貝檔案到硬碟
(本測試是螢幕處於關閉狀態,而總耗電一直維持在410W~420W的水平,在有些時候瞬間會衝上450W)
這是待機狀態,小弟測試過在windows下待機,和DOS底下待機,數據所差無幾,約275W∼280W。(螢幕也是關閉狀態的)
===========================================
其它該注意的問題:
硬體組裝上,CPU風扇的是滿吵的,小弟真的建議要用風扇調速器給它調低轉速。
而Quadro FX3400的風扇噪音程度,也不惶多讓,和CPU風扇有得比,
除非換其它款式的相容散熱器和風扇,
例如日本Alpha的超大VGA散熱器,或瑞士出品的Arctic-Cooling VGA散熱器
要不然在這種噪音工作環境下,實在是無法好好靜下來工作。
希望nVidia公司在設計顯示卡的同時,也要把噪音問題給考慮進去。
主機板的方面問題:
老實說,Iwill這張主機板在裝CPU散熱器時,是不太好安裝的(跟Tyan的主機板相比)。
Iwill提供了兩種背板方式讓user安裝

第一種是大塊的強化鐵片背板(上圖中的左邊那一塊),這是一般XEON EM64T用的散熱器固定方式,將散熱器轉由機殼支撐,
而非傳統由主機板承受,但這並不是每個CASE機殼都可以通用的。
小弟認識光華的某專業Server販賣店家工程師就表示,該鐵片背板,會造成安裝上的困難。
手續煩瑣,又墊高了厚度,且在拆拔時,又增加了一些難度。
(之前小弟到該店幫客人出貨Iwill DH-800,也是弄得一個頭兩個大)
圖中偏右邊的袋子,附有第二種散熱器背板,而在它旁邊的是與之對應的扣具。
此為FSB=533的XEON DP所使用的背板與扣具,跟上面那一種最大的不同,在於使用這個扣具,則散熱器完全由主機板支撐,且散熱器固定在主機板上的方式為利用兩片簧片的壓力去固定散熱器。
小弟在使用另一家Tyan公司的主機板,都是很直覺化地,連說明書都不用看,就可以直接安裝了。
還有關於主機板的說明書,
http://www.iwill.com.tw/product_img...LI%20Manual.pdf
在第15頁,主機板元件位置佈圖,印刷太不清楚了,造成閱讀上的不便

不管是紙本或是線上PDF,都一樣,和其它主機板製造商相比,仍有進步的空間。
在閱讀該手冊之後的16∼49頁,關於Jumper與針角的安裝與和設定,
還得要自己用眼睛貼在主機板上慢慢去尋找
而且該圖上,並沒有標上任何一個Jumper和擴充針角pin的編號,雖然有寫上了針角的用途!
如果在同一個小區域裡有數個Jumper出現,user會很容易搞混的。
(這也是另小弟不解的地方,主機板實品裡,已有標出jumper的編號,為何在手機冊裡竟然沒呢?)
其實主機板的本身是沒有任何問題,反而是一些週邊上的小毛病,這也是會讓客戶留下一些不好的印象
所以還是希望Iwill公司能參考小弟的意見,在未來的產品上能有所進步,以求產品的完美度。
------------------------The End----------------------------
回顧 第一篇(主機板篇)
http://www.pcgamma.com/showthread.php?t=5756
回顧 第二篇(顯示卡篇)
http://www.pcgamma.com/showthread.php?t=5757
[/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