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您的住址: earth,taiwan≠china
文章: 1,853
|
現階段2004,預算不多下,是否真的需要PCI-E?
小弟最近為了新電腦,四處爬了不少文章,
也很感謝有知識的大大給予我的良性建議,
讓我增加了不少知識。
目前CPU兩大陣營AMD/INTEL,說到整台Pc組完後的差異,
AMD的MB沒有PCI-E架構,但INTEL有,(因為PCI-E就是INTEL所研發的嘛!)
然而,當下『PCI-E MB』和『PCI MB 』的差別,
在於PCI-E多了 PCI-E 16X 及 PCI-E 1X(2X)的插槽,
至於 南橋 和 北橋 溝通的 PCI BUS 有無變大,本人目前無從得知,
因為官網上完全沒有公佈規格,(PCI BUS就是今天讓我無法下決定的主因)
以下是我的分析:
1.S-ATA HDD比過去的IDE HDD快,但是它是和南橋晶片連結, 也就是說和PCI-E沒啥關聯。
2.PCI-E 16X是接顯示卡,但是在4000~5000價位的顯示卡中,
PCI-E 16X和AGP8X的效能幾乎是一樣的。...........PCI-E MB』和『PCI MB 』平分秋色
3.PCI-E 1X(2X)插槽,我想大多數人都用不到吧。(有誰能告訴我除了網卡,它還能接什麼配件嗎?)既然用不到,那PCI-E的點對點傳輸技術也就浪費了。.........用不到就沒有優勢。
4.PCI BUS上接北橋晶片,下接南橋晶片,側接PCI插槽,資料寬度32bits,工作頻率33.3MHz。但是它的頻寬究竟夠不夠呢?
wezmag大大説過:
『8系列晶片組南北橋溝通的匯流排Hub Link只有266MB/s,而9系列的匯流排DMI為1GB/s
這一點挺糟糕的,因為當你的IDE(100MB/s)加S-ATA(150MB/s)加1Gb的LAN(125MB/s)加USB2.0(60MB/s)加電視卡PCI介面(21MB/s),所有裝置都跑"全速"的話,會需要456MB左右的頻寬(不包含音效卡等其他裝置),這樣子對Hub Link是很大的負擔,想一下,你在怎樣的情形下會所有裝置跑"全速",頻率有多高?』
然而,一般人不可能如同上述如此誇張,大概都是S-ATA(150MB/s)加100Mb的LAN(12.5MB/s)加USB2.0(60MB/s)=222.5MB而已。
所以,我所需要的PCI BUS就是至少要222.5MB,
而不同的MB又有不同的PCI BUS設計值,但ASUS、GIGA...等官方又不公佈。
所以請教各位大大,如何能找到PCI BUS?或請直接PO上數值,謝謝。
(目前只想考慮AMD 939 PIN 和 INTEL 775 PIN 的主機板)
如果PCI MB的PCI BUS真的不夠大,那只有繼續用INTEL陣營了。
唉呀,從小到大摸的都是INTEL INSIDE PC,我想換換口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