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M是
三星GDDR3, 官方標準頻率是500MHz, 不過不知道電壓是不是標準的2±0.1V就是了..XT用的GC16則是600Mhz
幾張近照...稱不上特寫, 手震請見諒 m(_ _)m
看不少人覺得cooler的heatsink沒有"包到"RAM很讓人擔心. 我倒是想反而可以讓風吹到RAM?
用原廠空冷的玩家可以伸手去RAM上感覺一下有沒有風... XD
測試系統
CPU: P4 2.4C @ 250*12
MB: ASUS P4P800 rev2.0A @ BIOS 1016
RAM: TwinMos DDR400 256MB*2(Winbond BH-5) @ 2-2-2-5
HD: Seagate 7200.7 80GB 轉SATA至 HighPoint 1640
OS: WinXP Pro SP1A 繁中版 @ DirectX 9.0b(4.09.0000.0902)
電源: CWT 550W
冷卻: jan24水冷(CPU & VGA), RAM上貼(小)散熱片
隨便超一下, core輕鬆上到XT的頻率, 當然因為管線少了四條, 效能還是有差, RAM的等級也較低...不過也是輕鬆跑同步
driver方面因為個人喜好採用Omega(based on CAT4.5 with hotfix), 照例的話測試分數會稍低CAT一點
測試完畢後試著跑了幾個遊戲(FarCry v1.1, CMR04)也都正常運作不破圖, 至於極限就待下次測了..不過ATi對頻率定的相當保守, 個人覺得應該是蠻有上探的空間
另外平常愛用的RadLinker似乎還不對應X800系....Omega2.5內附的版本抓不到時脈
運作溫度方面, 一直都非常的低. 在冷氣房(室溫26℃)下不超過40度(測量方式用DD5, sensor接到卡背面GPU正後方)
2D模式下更是可以和CPU達到平衡(約33℃), 之前用AIW9700Pro時是絕對不可能的...
是.13μ製程或者GDDR3低電壓起的作用? 或R420在溫控上又有進步? 我想是都有...

最後入手方式給大家參考, 本卡是透過管道自米國取得, 含運費及稅金約跟官方定價(399USD)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