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Member
|
看來我這個讀本行的人忍不住想要出來發聲一下..........
其實前面有些大大說的也對。還有那的,麵包添加丙酸鈣是在預防菌的生長,那是許可的。還有醬油添加己二稀酸甲也是用在防腐。別看到包裝上面的防腐劑就覺得"被加料",問題這些添加物是核准的,用以延長食品儲存的壽命,外觀的美麗,增進口感.....等。以前在實習課,心血來潮做"菜嚥"(很像果凍的東西),跑去物料室拿了藍,紅,黃的食品色素,給他亂加一通,色調出來的結果很奇怪,因為我只用衛生筷沾了一點,結果顏色都太深了,沒人敢吃,呵呵~~離題了。
其實打電話去問衛生局的人,有用嗎?打到衛生署不見得就會有答案。民以食為天,天下吃的東西何其多,還包括一些人類為了食慾,把亂七八糟的東西納入"可食性"的"食物"等等。每件東西可能定出完美的檢驗項目嗎?本文說到的便利商店便當,我是覺得出廠了不起檢查的生菌數,吃了不會拉肚子就好啦。難不成等你N年後,因為N年前的某天吃了某便當,因某便當含某添加物,使此添加物在你身上已開始作用甚至發病,而跟此廠商索賠嗎?............越講越亂。要訂定一個衛生標準,使用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等,過程繁瑣,除非是比較簡單的。現在我們通常都是參考歐美或日本的規定,下去修改或訂定的。then訂定了又如何,這只是規定了範圍,檢驗某食品在此以下就沒有超過"衛生標準",不會違法受罰,並不一定是此食品沒有含這些訂定添加物,或溶出物等等。或許吃了某食品現階段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是人吃五穀雜糧,人類的胃又是萬物的"歸屬",有些可以大小號,體液等方法排泄。無法排泄的呢?就累積阿,累積到點數夠的話,兌換閻羅王招待卷一張,附贈黑白無常號單程機票一張.....
嗯,順便給大家一些觀念吧。罐頭,是"不准"添加防腐劑的。因為罐頭本身的儲存食品條件,足夠以儲存2~3年,既然如此,那何必再添加防腐劑呢?雖說無防腐劑的問題,但是食品加工了那麼久,畢竟跟新鮮的有差,所以可用別種添加劑.....再說下去就沒完沒了了。食品添加物有15種還17種的樣子。
我進入食品的領域至今已10年了,檢驗工作也快5年。什麼能吃了,呵呵~~基於除了人體本身可以代謝或是排除的,就盡量減少累積的機會,同理,以肉食者來說就吃些"小生物",怕魚有重金屬污染嗎?就吃些小魚,至於鮪魚等,嗯嗯嗯.....蔬果,用流水沖,水果盡量吃可以削皮的。果汁最好喝新鮮的。家禽,家畜,唉唉唉,怎說呢?建議少吃含油多的食品,例如魚(鮪魚肚,魚油),牛奶(全脂),雞(雞皮)等等。因為一些較不好的物質,很容易存在油裡,偏偏油又不易排出體外。
唉唉唉,說太多啦,無知沒什麼不好,知道了還不是照吃不誤。以前的人哪有現在這種怪病,文明病?這年頭還有什麼能吃的?????
以上,看看就好。均衡飲食,多活動,就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