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已是小學老師,來分享一下心得:
------------------------------------------------------------
1. 就文字的優美及使用上的方便性上,中文比英文好太多了,要不是清朝被打掛了,中國人不知上進,說不定現在的國際語言是中文,而不是英文了。
2. 我是贊成小學階段學英文,但只限培養小孩子的興趣就好了,以生活化為主,若搞到要演講,未免太走火入魔了,如電視上的****,看到就反胃,真假!
3. 過去的英文教學太重視文法及字彙了,生活中最常用的聽、說一直是台灣人的致命偒,所以我覺得英語還是不要太早學,先把自己的語文學好了,再去學英文,才不致於數典忘祖。另外,現在的教學法確實有改進的空間。
4. 坊間的美語補習班,其實很多是有問題的,尤其是師資方面,有證照的沒幾個,大多是來台灣打工的,教個幾個月就走人了,這樣的時間能累積多少教學經驗呢?
5. 以生活上來講,中國人講不好英文本來就是天生的,就跟美國人不會講中文一樣,
都是經過後天的學習,所以學習上一定會有本身文化的差異,隔避的日本人發音就是不準,這也是他們的母語使然的;所以,在英語教學上,一定要有本國老師先引導後,才能導入全英語的教學,對於那些號稱〝no chinese〞的學校,我是蠻反感的。
6. 最後以我以前的一個教授為例:
她的女兒一出世,全家就給她一個全英語的環境,家裡不准講中文,結果她女兒唸完中學考聯考時,竟然150分都不到(我那年大學289分以上才有學校唸),中文奇差無比,連帶其他科目也不好,因為太洋化了,身邊的同學都不太想和她接近,最後只好到加拿大唸書,結果在那邊一待5年,就不想回來了,我那個教授的先生過世了,就生她一個女兒,現在自己一個人在台灣。
她曾在課堂上講過:她這輩子做過最後悔的事,就是沒讓她女兒學好中文,害了她也害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