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te Member
|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rezard
看到網路追追追內容,完全一副替廠商說話的立場與論調,
想想,在台灣消費者真可憐,時日一久這件事逐漸給淡忘,連媒體都不想深入。
照理說,公司聲譽是第一生命,該公司如果真有日系股東資金,怎會沒有引進日系廠商重視聲譽甚於一切的精神與作法??事過境遷只想魚目混珠?起碼事情發生的原委、道歉啟事這麼重要的企業生命歷程,現在居然消失無影無蹤,首頁完全看不到這檔子事,新聞稿被撤除。只有在面對稍具社會心理學「初始效應」的民眾,以「廠商失誤」的角度、「協調不佳」的口吻述說這件事,持續愚民的心態真是令人髮指!!
反正是採購的錯?品管的錯?行銷的錯?跟我公司整體無關?是這樣嗎?
公司招牌難設、形象難建,貴公司大概很希望我們這些網友放你們一馬吧。
但是整件事是你們先違反商業行為的誠信原則,事後又怕不知情的民眾知道會影響形象,畏畏縮縮,不敢見人。貴公司要是行事磊落,我想本篇早就打住了,甚至會有產品愛用者替你們說話,又何必煩惱形象問題。
招牌是貴公司自己搞砸的!!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