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Lisa Hsu
舉個簡單的例子:李小龍精武門有DTS 5.1版,畫質也是滿檔,但你買回來,光聽蕭的聲音就知不行,畫質也很差,這是怎麼回事?
答案很簡單,規格不代表一切。精武門母帶品質不好,就算後來轉帶壓片時,用最先進的規格也沒用。
所以我的疑問,就在於錄製母帶時,錄音配備有無更新,以跟上新規格SCAD的功能。但實際上聽普通CD時,就發現除非出唱片的人就是作曲家,對音質很挑,才捨得砸錢改進母帶音質。錄音設備很貴,一般廠商多半會將本求利,舊的錄音設備只要沒壞,能撐就撐,以致傳真度不好,連CD的功能都沒發揮到極限,遑論SCAD?
|
我想.Lisa Hsu 可能誤解了錄音的意義.個人上文有提到過.請參照.
母帶已經是一個既成的事實.沒有辦法用任何方式加以重新錄製(時光旅行不在考慮範圍).所以與錄音設備基本上是沒有關聯的.但並不代表後製作後的成品就一定無法超越母帶.所謂青出於藍.關鍵就在於後製作的過程的用心與否.當然.規格並不代表一切.但是規格也並不完全否定一切.先進的錄音設備並不代表品質的保證.Lisa Hsu (抱歉.不曉得應該稱呼為兄或?)先前說過的"規格不代表一切"對此也應該不例外.所以.一味的講求錄音設備的更新與否.是否也陷入了"規格"的迷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