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jcbro
不小心逛進來這潛水了一段時間
關於舊錄音轉製的問題我覺得為何慕特那張是新錄音卻反而規格上比卡拉揚的還差, 原因應該是在母帶, 慕特那張是數位錄音, 所以可能原本就是以44.1Khz的取樣率錄好的, 雖然轉製成SACD格式也僅能提升儲存與後製時的位元數而已, 音質上的提升可能有限, 而卡拉揚那塊因為是類比錄音, 所以remaster時可以用較高的取樣率來轉製成數位母帶, 當然取樣率越高越可以接近類比母帶的音效表現, 音質的好壞取決於母帶的品質, 所以反而ADD的比較沒問題, 如果唱片公司有良心的話應該不至於再用44.1K來過帶, 反而是DDD的要比較小心, 如果原本錄音時的取樣率就只有44.1K或是48K的話, 規格無論再如何提升也是難逃母帶品質的天限啊! 當然最好就是一開始就用DSD recording, 這樣才能發揮SACD的極限
ps. 以上純屬推論, 若有錯請指正, 謝謝!
|
100分, Mutter那張是Ulli Vette的錄音(如果沒記錯的話),他是用Yahama O2R 錄的,而O2R只有20 bit,所以 44.1/24 已經有給他upsampling了啦.
現在時機麥麥,並不是每張新的錄音都有成本作DSD錄音,所以市面上大多的古典錄音,都是老錄音轉的,不過就我所知,DG的錄音師們都很有良心啦,不會雜了自己的招牌.
小弟下禮拜會開始去DG打工兼寫論文,到時候在打聽打聽,問看看他們那幾張是優質的,再來報告給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