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soccer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3,902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Shade
APE 是無失真壓縮,解壓縮時會得到和原來一模一樣的 WAV。
應該不是心理作用
APE 的壓縮率會隨不同歌曲而有不同的變化,有的可以達到 50%~60%。

瞭解~~~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Shade
直接拉數位輸出給 DAC,輸出的資料包含音訊的 sample 和重建所需的 clock 資料,一般的 DAC 是利用 PLL 直接擷取出這個 clock 資料,用這個 clock 資料當作 reference 在正確的時間點上重建波形。然而這個 clcok 資料會因為光碟機本身的電源、馬達、轉盤的讀取狀況,產生時基誤差(jitter);還有利用數位線傳遞時,因為使用的 SPDIF 或 AES/EBU 格式,使用的是 bi-phase coding,把音訊資料和時脈資料調變在一起,這種傳遞方式使得 clock 資料在傳輸中會受到線材、組抗、雜訊干擾等影響,發生線材傳輸中的 jitter;這些 jitter 會大大地影響音質。不同種類的 jitter 會造成不同的音質變化,有的是會產生互調失真,有的是會增益某一頻率的能量,有的是會造成某一頻帶以上的 noise floor 上升。
雖然 jitter 產生的失真不一定會帶來 "不好聽",有時候某些失真反而是人耳所喜歡的,不過太大的 jitter 通常會對音質帶來不好的影響。
而如果用電腦抓音軌播放,就比較不會有這問題,唯一要考慮的只有音效卡本身的時鐘精不精準而已。
當然如果外接的 DAC 很高檔,有針對 jitter 下功夫,將輸入的 jitter 降到最低,或是使用另外精準的 clock 產生器送 word clock 給轉盤和 DAC,那效果自然是另當別論。
不過如果不是使用這麼高檔的機器,我想用電腦放 CD 還是有它的一些優點。(當然,電腦的音效卡、電源處理等也不能太差就是了... 聲音這種東西在沒有到達一定程度以上時,還真是一分錢一分貨.... 然而到了一定程度以上之後,卻變成十分錢還換不到一分貨...


多謝提供jitter方面的資訊

不過,呃,我現在的做法是「從音效卡(EWX24/96)的光纖輸出,接到DAC上使用」,聲音很明顯的是比音效卡類比輸出要好上一大截。

這種使用情況下,上述關於spdif的jitter問題應該還是存在吧...

或許哪天應該來做個測試,看下面三種哪個比較好聲:

1、光碟機直接拉數位線給DAC
2、音效卡拉數位線給DAC
3、音效卡類比輸出

(目前已知是「2>>3」.....)

PS.
這篇是當時買EWX24/96的心得報告.....不是我寫的:
http://forums.dearhoney.idv.tw/viewtopic.php?t=24694

ps^2.
之前沒講清楚,那位直接從光碟機拉數位線給dac的友人,他的音效卡是娛樂卡....所以在他那邊是比都不用比了...SRC太要命了...
__________________
男人的浪漫...就是沒錢
舊 2003-03-10, 11:59 A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occe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