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企鵝
這點可能要與喬登兄討論一下
錄音室一般是32軌以上收音,再由錄音師經過混音輸出為立體聲的,錄製成母帶.
那母帶為什麼不是32 channnel呢? ,因為用戶沒有32個喇叭,取樣出的容量會超大,商品化也有固難,而立體聲可在實際應用得到合適的點.
stereo與multichannel兩者其實個人不太喜歡直接用二分法去斷定那個是最佳的.而討論不是Yes或No的問題.而是了解到如何建立適合自己的應用環境.
Stereo在環境有適當的空間(就是家庭劇院夠大時30平方公尺以上),也可產生不錯的音場空間感,但小空間時就沒有效果, 而multichannel為補足小空間無法產生的空間應音場而設,但也會產生太明顯的方向感,所以大家才反射板,吸音板,無所不用,只為達成最佳 "音樂劇場空間自然迴繞" 的感覺.
|
企鵝兄.依據小弟的了解.32軌並不是指32聲道.也不表示有32支mic的收音.而是指分頻點的數目.然後再分別調整各個頻率.然後混成stereo.
當然.stereo與multichannel視個人喜好.並無所謂對錯的問題.根據以往的經驗.以前音響界也發展過多聲道的設備.5年級的朋友或許還記得.民國60年左右.當時四聲道是很時髦又流行的玩意兒.當時山水.海頓可是頂有名的牌子呢!
不過.流行過後.免不了遭到淘汰的命運.當然.這個與sacd的multichannel不能相提並論.不過.stereo依然是主流.
multichannel或許是為了重現更"真實"的音樂表現而設立.但是否與小空間有關?這點小弟持保留態度.小空間除了低頻的重現為其天限外.不見得音場的重建會比大空間來得差.事實上.越是大空間.為了控制適當的殘響時間.對於直接音.反射音.繞射音所下的功夫.吸音.擴散.場地的整建.其複雜的程度可能遠超過您.我所能想像的程度.
而小弟的意思.最主要在於現場的重建.音源主要來自於前方.這一點是與stereo符合的.至於multichannel當然出發點也是一樣的.不過其器材.規格的限制與費用.可能比stereo要高出不少.所以.現階段來說.同樣以sacd為訊源.stereo要比multichannel來得實際且可行.當然.科技的進步一日千里.也許.不久的未來.multichannel的流行是指日可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