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音效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6)
-   -   [惡搞] 土砲偉良DAC-5 E4耳擴合體機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72956)

小壞蛋 2012-06-19 09:27 AM

[惡搞] 土砲偉良DAC-5 E4耳擴合體機
 
這台是工作閒暇之餘弄的東西,所以拍照也就馬馬虎虎,簡單補充一下在製作過程中的心得好了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這兩個主體,DAC-5 E4耳擴

DAC-5,DAC CHIP為WM8741,輸入有同軸光纖,另外預留USB模組,USB用的是TE7022,只作到24B/96K,還沒買來裝

輸入之後走SPDIF進WM8805,雖然WM8805有四組SPDIF輸入,不過只用了一組,之後再輸出給WM8741

最後分成左右聲道獨立的I/V轉換及LPF,此DAC的好處在於便宜,另外電源用了很多組

OP用電為LM317+337,另外兩顆LM317一顆數位5V,另一顆再用SMD 1117轉成3.3V,有點二次穩壓的味道

I/V轉換選用的是LM4562NA,特性不錯入手價也便宜,LFP用的是AD847AQ,另外有試過627AU,覺得沒847好

E4的部分,前級是用仿JC2的線路,再用MOS去放大,作成雙差動放大的A類耳擴,輸出端還加了個耳機保護

VR可用一般普通雙連VR,如果要用ALPS藍殼就需要再把現成的鋁殼的開孔再擴開一點

DAC的變壓器是選用偉良的R型,耳擴的變壓器是去洛陽街定作的15-0-15 30W EI,有人說18-0-18會更好

完成圖大慨是這樣,本來是預設用兩顆R型,不過空間不夠只好抱殼去合SIZE,再用定作的方式



這合體機在作的時候,覺得最麻煩就在於鑽孔,手邊沒有鑽台等等,就只好土砲定位再用手持電鑽下去挖孔

由於E4可用散熱片作MOS的散熱,也可以固定在底版,這樣散熱能力會好一點,因些偏流可以再調大一點

原廠設計前級偏流大慨是1.7-2.3mA,輸出偏流為60mA,鎖在底板上可調到100mA,不過我覺得80mA就很熱了


以上維持設計者用料的組合,OP選用LM4562NA+627AU,請朋友試聽的結果還真有點慘,又作了點小修改

DAC的部分,OP前三顆並排放在一起的金屬膜電容中間的那顆200pF,有朋友翻到Wolfson的建議是100pF

版上的9顆10uF都換成鉭質10uF 16V,可以換成耐壓再高一點的會比較安全;LPF的OP換成847AQ

耳擴的部分,因為在電源穩壓的部分,主濾波後面的小電容設計是100u 25V,不過偉良給錯料成220u 16v

因為我是用AC15V,過橋式之後一定會比16V來的大,量了一下電壓該點的電壓為20V,所以這個也要換掉

我是換成NCC KY 100uF 25V(好取得),電容的部分也可以換成Philipps BC或是Panasonic FC試試

輸出電阻的10R換成Philips 1% 0.6W,原本附的北京718電阻品質堪慮,有人偏流調到100mA就燒掉了= =

另外前級用來設定偏流的680R一樣換成Philips 1%;電晶體因為還要配對找料什麼的,很麻煩我就沒動了


最後來一張整機的圖



聽感的部分我就不多說了,因為我覺得還有可玩跟調整的空間,好比DAC LPF的部分,有點容值用的有點奇怪

不過這東西就是便宜又容易修改,手癢想動手玩是個不錯的組合。

Thanks for reading, if you have any problem, please let me know.

NEAL 2012-06-19 01:31 PM

我也來回應一下小壞蛋,我是用偉良DAC-2換料修改,加上我大學時自製自洗的耳擴電路板。

不過我的輸出是採用AB類,有空再發一篇分享一下我的用料和佈局。

P.S.這個鋁殼真的很紮實,我不太會用電鑽,是請我爸幫我鑽孔的。


chaotommy 2012-06-19 01:45 PM

光是看題目就知道是誰了 :unbelief:

pilotjay 2012-06-19 06:32 PM

電源穩壓的NCC KY 100uF 25V
若空間允許的話,提升至100uF 35V或50V
leakage current與ESR皆較低
是否較好些? :confused:

小壞蛋 2012-06-19 08:57 PM

引用:
作者NEAL
我也來回應一下小壞蛋,我是用偉良DAC-2換料修改,加上我大學時自製自洗的耳擴電路板。

不過我的輸出是採用AB類,有空再發一篇分享一下我的用料和佈局。

P.S.這個鋁殼真的很紮實,我不太會用電鑽,是請我爸幫我鑽孔的。

http://i198.photobucket.com/albums/...s/moto_0227.jpg

NEAL兄水喔 :like:

DAC-2我也玩過,有幫朋友整修過一次,也是蠻好玩的一套,特別是他可以把輸出的直流調到0mV,拿來改造再好不過 :flash:

其實偉良的DAC架構有個同通點,就是OP的電都是用LM317/337配固定阻值來作出±12V

有些OP可以吃到±15V甚至±18V以上,這時候用好一點精密電阻把電壓調高一點(像±15V),我覺得在動態有些許提升感:ase
引用:
作者pilotjay
電源穩壓的NCC KY 100uF 25V
若空間允許的話,提升至100uF 35V或50V
leakage current與ESR皆較低
是否較好些? :confused:

我覺得效益不大 :ase ,偷用一下設計者的線路


100uF就是C5 C6,以我個人的想法是這地方用固態反而更好 :laugh: ,要改更整體的音色音質的話,換C7 C8的主濾波比較有用點

不過這線路不知道是哪一版的,我手上這片的DW1 DW2已經不見了,這時候把C5 C6換好一點的電容比較有提升感 :ase

NEAL 2012-06-20 09:31 AM

引用:
作者小壞蛋
NEAL兄水喔 :like:

DAC-2我也玩過,有幫朋友整修過一次,也是蠻好玩的一套,特別是他可以把輸出的直流調到0mV,拿來改造再好不過 :flash:

其實偉良的DAC架構有個同通點,就是OP的電都是用LM317/337配固定阻值來作出±12V

有些OP可以吃到±15V甚至±18V以上,這時候用好一點精密電阻把電壓調高一點(像±15V),我覺得在動態有些許提升感:ase

我覺得效益不大 :ase ,偷用一下設計者的線路
http://img04.taobaocdn.com/imgextra/i4/88221699/T2Zh4CXe8bXXXXXXXX_!!88221699.jpg

100uF就是C5 C6,以我個人的想法是這地方用固態反而更好 :laugh: ,要改更整體的音色音質的話,換C7 C8的主濾波比較有用點

不過這線路不知道是哪一版的,我手上這片的DW1 DW2已經不見了,這時候把C5 C6換好一點的電容比較有提升感 :ase


我找不到DAC-2的Schematic耶,又懶得去Reverse Layout,該不會是它有調LPF OP Offset的電路吧?我看Offset Pin那裡它有Lay線路出去,不是Float Pin,小壞蛋教我調吧XD

另外小壞蛋家的DAC-5,我看這個穩壓電路還真有點無聊,前級/耳擴又沒什麼高功率需求,放著好好的LM317/LM337或LDO Regulator不用,非得弄個Zener Diode在那裡搞參考恆定偏壓,再弄對NPN/PNP做Emitter輸出,要Line Regulation沒有,要Load Regulation也沒有,不知道在想什麼 :laugh:

小壞蛋 2012-06-20 12:40 PM

引用:
作者NEAL
我找不到DAC-2的Schematic耶,又懶得去Reverse Layout,該不會是它有調LPF OP Offset的電路吧?我看Offset Pin那裡它有Lay線路出去,不是Float Pin,小壞蛋教我調吧XD

另外小壞蛋家的DAC-5,我看這個穩壓電路還真有點無聊,前級/耳擴又沒什麼高功率需求,放著好好的LM317/LM337或LDO Regulator不用,非得弄個Zener Diode在那裡搞參考恆定偏壓,再弄對NPN/PNP做Emitter輸出,要Line Regulation沒有,要Load Regulation也沒有,不知道在想什麼 :laugh:


圖很小,將就著看吧@@";應該是調offset,我不清楚NEAL兄手上的是哪一版,不過我那時候拿到的版本是有個可變電阻直接調

偉良的壞習慣,會不斷的直接改版,越前面的版本容易是bug沒修完就出貨的版本 :jolin:

DAC-2除了可調輸出直流外,他的電源規畫也比較好,不過DAC-5因為DAC CHIP比較好,所以聲音也比較好一點

耳擴電源我也覺得不理想,本來想拆了讓他過橋式就直入,不過我手上這版跟那張圖已經是不同版本了,需要再追一下線路再作決定

總之....等我有空再說吧 :laugh:

NEAL 2012-06-21 09:59 AM

引用:
作者小壞蛋
http://img04.taobaocdn.com/imgextra/i4/88221699/T2.gpwXd0aXXXXXXXX_!!88221699.jpg
圖很小,將就著看吧@@";應該是調offset,我不清楚NEAL兄手上的是哪一版,不過我那時候拿到的版本是有個可變電阻直接調

偉良的壞習慣,會不斷的直接改版,越前面的版本容易是bug沒修完就出貨的版本 :jolin:

DAC-2除了可調輸出直流外,他的電源規畫也比較好,不過DAC-5因為DAC CHIP比較好,所以聲音也比較好一點

耳擴電源我也覺得不理想,本來想拆了讓他過橋式就直入,不過我手上這版跟那張圖已經是不同版本了,需要再追一下線路再作決定

總之....等我有空再說吧 :laugh:


我手上的版本,Offset電路很不幸沒有可變電阻,如果只是料沒附,好歹Layout上會是留三孔,但全都是一般電阻的孔位,很可惜,也沒什麼動力去買一票電阻回來慢慢換調。

因為DAC有幾十mV的直流輸出,所以在調音量時,難免會有一點點的雜音,算是可惜的地方。

不過DAC-2的雙WM8740 MONO的架構,聲底其實還不錯,分離度和寧靜度也很高,我LPF OP是選低價保證不雷但也沒特色的OPA604,因為實在是沒勇氣去買AD847SQ回來換,買到假貨就算了,如果木耳聽不出來,兩千元真的是去買品味和氣質的 :laugh:

小壞蛋 2012-06-22 11:30 PM

引用:
作者NEAL
我手上的版本,Offset電路很不幸沒有可變電阻,如果只是料沒附,好歹Layout上會是留三孔,但全都是一般電阻的孔位,很可惜,也沒什麼動力去買一票電阻回來慢慢換調。

因為DAC有幾十mV的直流輸出,所以在調音量時,難免會有一點點的雜音,算是可惜的地方。

不過DAC-2的雙WM8740 MONO的架構,聲底其實還不錯,分離度和寧靜度也很高,我LPF OP是選低價保證不雷但也沒特色的OPA604,因為實在是沒勇氣去買AD847SQ回來換,買到假貨就算了,如果木耳聽不出來,兩千元真的是去買品味和氣質的 :laugh:

那看來是早期版本,兩個朋友拿到的版本也是這樣,比較早買的朋友沒VR,晚買的有VR可調

可調的版本線路好像又跟那張片長的不太一樣,有機會去借來追線路再跟你講修改哪裡,不然就是直接上淘寶問原設計者 :D

怕有直流不就是不希望東西忘掉,跟調音量有雜音有直接關係嗎 :confused: ,就之前的經驗來看比較像是VR有問題

如果是直流引起來,那DAC的輸出端加個交連電容試試看@@?

對了,DAC-2有人說LPF原廠設定下用5534D就很不錯,NEAL兄有試試看嗎 :flash:

NEAL 2012-06-23 10:06 AM

引用:
作者小壞蛋
那看來是早期版本,兩個朋友拿到的版本也是這樣,比較早買的朋友沒VR,晚買的有VR可調

可調的版本線路好像又跟那張片長的不太一樣,有機會去借來追線路再跟你講修改哪裡,不然就是直接上淘寶問原設計者 :D

怕有直流不就是不希望東西忘掉,跟調音量有雜音有直接關係嗎 :confused: ,就之前的經驗來看比較像是VR有問題

如果是直流引起來,那DAC的輸出端加個交連電容試試看@@?

對了,DAC-2有人說LPF原廠設定下用5534D就很不錯,NEAL兄有試試看嗎 :flash:


當然會呀,DAC輸出直流經過音量VR,再進入放大器後,只要調音量就會有雜音呀。

這是因為直流經過VR輸出,你調整VR時,不就會產生陡升或陡降的電位變化訊號嗎?

這樣的訊號再經過放大器前端的輸入交連電容,濾除直流後,不就是鋸齒波雜訊嗎?

這就是很多人在抓調音量會有雜音的問題關鍵,很多人沒想到,只是一直換天價VR,ALPS不夠用,再換東京光音,試不行再換手工級進式VR,結果還是會有雜音,就是沒想到這個問題。

我也有想說幫DAC-2加個輸出交連電容,不過看起來要先切掉一段輸出的印刷電路,再鑽孔加工接上WIMA電容,我覺得會破壞電路板質感,所以就懶得去弄了,調音量時的微小雜音還能接受,就算囉。

VR的話,我是用ALPS原裝日製的RH2702級進式VR,一顆300元,算是平價下的頂級選擇,我很推薦這顆音量VR,覺得自己不需用到一顆三四千元的東京光音或是手工級進VR。



原附的5534也是聽了一陣子,後來是Survey下,才知道OPA604的天生輸出直流就明顯比別的OP還低,而且OPA604也是很多廠機DAC愛用的LPF OP,所以才換上OPA604,換上後直流也從70-80mV降到20-30mV。

我覺得我蠻木耳的,只知道音色不同,但說不出誰好誰壞,只能說5534的聲音比較厚聲耐聽,而OPA604保有暖色,但解析和速度上又好上一截,取向上不同而已。我音樂亂聽,吉他古典流行隨便放,於是就使用直流較低的OPA604即可。

我也有在想說要不要去露天買那些拆電視機下來的陶封AD847AQ,一對兩顆才270元,看起來也是平價好選擇,只是AD家的OP都不太管輸出直流,不能調Offset的話是個苦點。



你那對NS的OP好聽嗎?分享一下吧!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54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