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新流感疫苗安全嗎?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85434)
|
---|
新流感疫苗安全嗎?
新流感疫苗安全嗎?
當H1N1新流感陰影籠罩全世界時,注射疫苗成為最好的自保之道;但注射疫苗是否會產生副作用,卻人言言殊。從科學的觀點出發,施打新流感疫苗的風險究竟如何? 撰文╱李名揚 重點提要 ■到目前為止,並無科學證據顯示注射新流感疫苗具有異常風險。 ■罹患新流感併發重症的風險,遠高於注射新流感疫苗後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的風險。 ■台灣所施打的國光及諾華疫苗,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均符合國際標準。 如果你不做某一件事,有1/2.6萬的機率身陷風險之中,做了之後發生風險的機率降為1/278萬,那麼,你會不會去做這件事? 如果,這件事是注射H1N1新流感疫苗,你的決定會改變嗎? 新流感從去年4月爆發至今,全球已有超過208個國家地區的1萬3500多人死於此病。在台灣,保守估計已有60萬人感染過新流感,其中880人(統計至2010年1月19日,以下皆同)因引發重症而住院,38人因此去世。以台灣2300萬人口數計算,平均每2.6萬人就有1人感染新流感並引發重症而住院。 而新流感疫苗從去年11月開始注射以來,至今已有556萬人接種,只有2人在注射疫苗後發生的嚴重不良反應被認定可能與疫苗有關,發生率為1/278萬。 注射新流感疫苗的風險 誠然這樣的計算過於簡單,不過卻是至今注射新流感疫苗的實際情況。在進一步討論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疫苗風險的問題。事實上,所有的疫苗注射均有產生副作用的風險,流感疫苗可能造成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肌肉疼痛、紅腫,少數人出現發燒、倦怠的輕微反應,一般於接種後1~2天內恢復,另外青少年較可能在接種後突然昏厥;比較嚴重的副作用為過敏與多發性神經炎(GBS),但發生率均不高,尤其GBS的發生率僅有約1/100萬。其他如痙攣、腦脊髓膜炎、中樞神經免疫疾病、顏面神經麻痺、血管炎、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等,曾經有人在注射流感疫苗後出現這些症狀,但目前無證據顯示其與疫苗有關。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何美鄉指出,任何藥物、疫苗的臨床試驗,人數最多不過幾千人,因此無法透過臨床試驗查出發生率低於萬分之一的副作用,稱為「罕見副作用」;由於罕見,無法事先預知會發生在哪一類人身上,但為了多數人安全著想,即使明知藥物或疫苗具有某種罕見副作用,主管機關也會核准上市,再給予發生罕見副作用者救濟。 在國內556萬名接種了新流感疫苗的民眾中,因發生疑似不良反應而向衛生署通報的有1051件,通報率約每10萬劑有18.9件,症狀主要是頭暈、發燒、噁心、頭痛、嘔吐等,大多數均在兩天內康復;嚴重不良反應(指該事件導致死亡、危及生命、住院、延長住院、永久性殘疾或胎兒先天畸形)有298件,通報率為每10萬劑有5.4件。和國際相比,國內疑似不良反應的通報率並不算高,不過疑似嚴重不良反應的比率則稍高(見52頁〈各國新流感疫苗疑似不良反應通報率〉),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對此表示,只要接種疫苗後住院就被歸類為疑似嚴重不良反應,國內由於實施全民健保制度,住院遠較美、日等國方便,可能因此導致疑似嚴重不良反應較多。 雖然通報案例已經破千,但這些不良反應是否真與疫苗有關,是由學者專家組成的「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進行審議(見右頁〈VICP的認定方式〉)。到目前為止,VICP已經審議28案,只有一案被認定與新流感疫苗有關,另一案則無法排除與疫苗有關的可能性,僅此兩案獲得救濟,通過率為7%。 這樣的通過率會不會太低了?我們也許可以看看VICP過去的表現:VICP成立於1988年,隔年開始針對疑似疫苗造成的不良反應進行審議,在新流感疫苗開始注射前,共召開過66次會議,審議380案,其中205案核予救濟,通過率54%。在季節性流感疫苗的部份,過去五年共審議58案,通過19案,通過率32.8%。 由此可以發現,過去VICP在認定不良反應是否由疫苗所引起時,通過率並不低,那麼為什麼這一次新流感疫苗的審議通過率會低到只有7%?周志浩指出,這是因為最近相關新聞事件太多,引發民眾恐慌,以為自己有什麼不適都是注射疫苗造成的,使得申請救濟的人數大增,但實際上由疫苗引起的不良反應未必較多;就像2007年爆發疫苗含汞的新聞後,申請救濟的案例馬上倍增,但是通過審議的案件並沒有比往年增加。 VICP對新流感疫苗與不良反應之間關係的認定,主要根據過去季節性流感疫苗的使用經驗。因為流感疫苗已經使用50年以上,會引起何種副作用及相關學理機制已有許多文獻報告,H1N1新流感疫苗只是使用了不同的病毒株,其餘製造方法均和季節性流感疫苗完全一樣。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10年第96期2月號】 |
我個人是有點困惑啦,如果說打疫苗產生不良反應,甚至嚴重致死的許多例,都從嚴認定與疫苗無直接關聯;那我們是否也可以同樣從寬認定患病致死的人,也有許多不見得就是因新流感致命的呢?
如果兩者的標準不要相距太大,我想患病致死跟打疫苗致死的比例,相差並不會太遠吧?…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何美鄉指出,任何藥物、疫苗的臨床試驗,人數最多不過幾千人,因此無法透過臨床試驗查出發生率低於萬分之一的副作用,稱為「罕見副作用」… 新流感的案例較多啦,但2.6萬分之一的風險,算得上高嗎?我並不專業,這兩者實在不知如何比較。 |
超過時間無法編輯。我上一段說的不是很清楚啦,不過新流感的致死率,如果高過萬分之一的話,或許會讓我更緊張一些。
2.6萬分之一實在是個很微妙的數字,老實說我真不知道該不該和,同樣低於萬分之一的「罕見副作用」一般地平心看待它。 |
我比較想知道樓主是自動對焦還是噓噓?
|
難道台灣人不可以要求 100% 完全無副作用,無不良反應,
而且防禦能力 100% 的新疫苗嗎? :laugh::laugh::laugh::laugh::laugh: |
媒體及政府不要炒作新流感話題
新流感疫情也差不多跟一般流感一樣 一般流感還不是年年推動流感拉種 不是有抗體了嗎?還是病毒會變種,如果病毒會變種,使得人體無抵抗力....那和新流感不是沒兩樣 |
引用:
應該是有困難, 如果再加"馬上", 那就更困難了! 上述三個條件只有最後一項可以完全做到, 新疫苗沒問題; 完全無副作用, 防禦力百分之百這些都是廣告用語, 不可能的! |
引用:
蠻有趣的是,1/2.6萬的機率,可是卻有較多的資訊知道怎麼樣可以減少發生,例如少出入公共場所...等等,而每一樣減少的機率的都是分母相乘;而1/278萬的發生機率,我卻完全不曉得怎麼避免......兩相比較下,(1/2.6萬*1/可評估的環境風險...)真的會比(1/278萬--資訊不明,無法得知提高發生的情形)來得高嗎。 小弟魯鈍。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46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