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求助] 請問電腦零件對虛擬軟體的影響?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12131)
|
---|
[求助] 請問電腦零件對虛擬軟體的影響?
我有買一本《深入淺出虛擬化技術》來實習,書本內容豐富且軟件種類多;但是書本內容並無說明電腦零件對虛擬軟體的影響;因此特地來求助。
Q1.目前CPU大廠有INTEL、AMD等,且2者推出的CPU有哪些有支援虛擬化技術,Intel 虛擬化技術 (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Intel VT) 和 AMD虛擬化技術 Virtualization技術(AMD-V),因此我想知道INTEL、AMD推出的CPU中有哪些CPU支援虛擬化技術? Q2.請問2者推出的虛擬化技術有何差別? 在WINDOWS和LINUX的平台下功效如何?且還適用於哪些平台? Q3.請問像VMware之類的虛擬軟體若搭配有支援虛擬化技術的CPU (例如:Intel VT 和AMD-V),效能會比較好嗎? 還是有其他因素? Q4.請問電腦組件對VMware之類的虛擬軟體比較有影響的電腦零件有哪些? |
引用:
就個人的經驗來說 :think: Q3: 似乎沒差。不過小弟只有拿來測試軟體而已,專業的用途就不知道了 Q4: 就CPU 和 ram 囉。CPU 越強越好,ram 越大越好 :laugh: 。不過就 VMware 來說 ,IO 的效率也很重要,最好組個 raid 或是把虛擬機器放在單獨的硬碟上,才不會開個檔就要讀半天 :flash: |
引用:
一般DT用CPU A社Socket AM2掛Athlon64 X2以上者都有支援AMD-V,I社E6xxx以上者有支援Intel VT.... 引用:
某些場合(鵝試過的結果主要是吃I/O者會有比較明顯的影響:ase),其它好像不是很明顯,下圖是用VirtualBox開3個guest在同一個Internal LAN上,一個擔任DHCP/TFTP/NFS server(就是當storage:flash: ),另外兩個guest都是以boot from LAN的方式自storage取得約90MB的image file(tgz檔,解開後約250MB:ase),解開到其ramdisk上,再chroot到ramdisk上執行,此時解user time應該是主要解tgz所須時間,sys time應該可以視為處理網路I/O所須時間(或許可以拿來觀察VT的效果吧:ase).... ![]() 引用:
RAM越多越好,如果超過3GB一般說法host跑64bit OS會比32bit有效,再來就是storage(i.e. HDD/HBA)越快越好吧:stupefy: :stupefy: .... |
補充一下,部份末代的P4(含P4EE/PD)也有支援Intel VT,不過這年頭應該不會有人再把$$砸在P4上了吧:stupefy: :stupefy: ....
|
引用:
我的E2140用了很久 才發現沒辦法在32位元下 灌64位元的系統 |
引用:
VMWare有提供utility check可不可以在32bit host OS中灌64bit guest OS(一般說法是要支援AMD-V/Intel VT才可以:flash: ),I社只有E6xxx以上和部份末代的P4(含P4EE/PD)才有支援Intel VT,但鵝試過在A社不支援AMD-V的Socket S1 Mobile Sempron上卻可以在32bit host OS中灌64bit guest OS,鵝也不太清楚是怎麼回事就是了:ase:ase.... |
引用:
稍微提醒一下 並不是E6xxx以上都有支援VT 到目前為止,C2D和C2Q中"有支援"VT的有 E6xxx E8xxx Q6xxx Q9xxx 但是比較最近出的 E7xxx Q8xxx 則是沒有支援的 |
引用:
謝了,鵝本來還想弄棵E7xxx來玩的說,看來還是A社比較阿莎力,NT$2000有找的CPU就能讓user玩玩這類本來在enterprise市場才看得到的東東就是了:p:p.... |
筆電CPU也有的有支援喔, 我這台用的T7300有支援VT
不過Intel的VT需要BIOS支援, 桌機的話, 找不到選項有可能是預設開啟 或是沒有做進去 有選項的話需要就啟動吧! 筆電的話要碰運氣, 我想銷售人員應該還沒有專業到會知道VT是啥... 更不要說知道某機種有沒有VT了. 我手上這台Acer Aspire 5920G是有, 前一台Aspire 5594沒有 學弟的某台華碩A8也有. AMD的機種就不需要BIOS來支援AMD-V. 效能瓶頸的話... 其實在I/O上面. 之前去參加VMware的研討會, 他們的講師自己也這樣說 原因是... 電子零件的切換很快 但是 硬碟就那麼一組讀寫頭 有兩個VM(或是Host跟一個VM)要讀寫同一顆硬碟的話, 就很明顯會有效能影響了. 所以單機要跑VM的話, 弄個內建或是外接的RAID 5(or 6)是會蠻有效的. (RAID 1不會加速, RAID 0又很危險XD) 當然最好有專用的RAID卡, ICH作的RAID 5寫入甚至會比單顆還慢= =a 比較大型的VMware架構甚至會用到光纖SAN架構來放. 現用機器給大家參考一下. Aspire 5920G T7300 (2.0GHz) 4GB RAM 250GB WD硬碟 Vista Ultimate x64版 VMware workstation 6.02 安裝的VM有: Windows Server 2003, WinXP SP3, CentOS Linux 4.6, 5.2, Solaris 10 x86, OpenSuSE 10.3, Ubuntu 8.4...等 |
引用:
鵝家AM2的舊板子原廠的BIOS並沒有AMD-V的選項(應該說是default被隱藏起來,而且在disable的狀態:ase),用VirtualBox的確開不了SVM,後來用modbin6(修改Award BIOS的工具)把選項改出來就可以work了,而在Socket S1的NB上雖然AMI BIOS中看不到任何和AMD-V有關的選項,但TL-50也能開SVM就是了(在網路上以NT$7xx購入,DIY把原本的SP3500換掉,應該算是支援硬體虛擬化成本最低的平台吧:ase:ase).... 引用: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46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