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VIVO討論區 (數位機上盒)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5)
- - 想買這樣的電視盒(卡)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552486)
|
---|
想買這樣的電視盒(卡)
是我癡人說夢嗎?還是我孤陋寡聞?有無市售這樣的電視盒(卡)?
1.介面最好是 USB,若無就 PCI。 2.硬體壓縮(MPEG 1、2、4)。 3.數位+類比+FM。 4.S端子、AV端子、音源輸入。 5.自動開機預錄(S5),可選擇靜音錄影與否,可以使用外廠錄影程式(如iuVCR等),錄影自動關機。 6.不同訊號來源的PIP功能。如大畫面是有線台,小畫面是數位台或S端子輸入等。可以互相切換大小畫面,最好能同時收看兩個頻道! 7.可自由調整視窗大小。 8.全功能搖控。 9.3D Y/C分離。 10.時光平移 (Time Shift)。 11.MTS雙語。 希望能買到這樣的電視盒(卡)! |
我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電視卡
但我覺得這樣乾脆接2張卡就好了 |
問一下發文
請問您的預算多少哩?? |
我知道有 硬體壓縮+3D Y/C分離 會貴很多.
但還是想知道有無市售這樣的產品? |
台灣應該目前沒有。
因為硬體壓縮卡的問題非常之多,尤其在跟主機板的搭配上面,像一些生產剪輯機的公司,目前最新款的主機板他們都不列在可用搭配的表上,都是一些比較舊型的主機板。這邊說的問題就是相容性問題。 很多大大都認為這應該是生產卡的產商問題,但是小弟的想法跟各位大大就比較不同,因為硬體壓縮卡的優勢是在低資源消耗、高規格壓製使用,以現有的電腦品質來看的話,硬壓根軟壓的差別實在沒什麼優勢了,且硬體壓縮晶片本身,經過PCI資料匯流排時,常態都需要使用到橋接晶片用以穩定錄製取樣頻率(PCI對硬體壓縮晶片的同步工作),就目前一直推陳出新的晶片組而言,實在看不到晶片廠商有對影像市場有著深入的了解,而很多大大的看法也是片面的判定認為這是卡應該遷就晶片組(主機板廠商也是這樣的想法居多),但是實質的問題,是卡在硬體壓縮晶片其驅動在撰寫時,需要是搭配主機板晶片組一並測試,所以有很多的硬體壓縮卡都是在換新主機板後才發生問題,反而在舊主機板上面就不曾發生問題,這除了是硬體晶片廠商開發測試緩慢的緣故(也因此很多生產硬體視訊壓縮晶片的廠商都逐步關閉),再者,也是電腦生態改變太快的緣故(晶片組更新以三個月為一週期),而影像市場這區域,說真的,產值並不會很大,尤其在現在電腦機器淘汰快速的時代,影像剪輯也已經從以往的硬體走向軟壓為主,除了是降低相容性問題,也是因為現在電腦CPU的運算速率已經達到以往不能達到之境地,所以在硬壓跟軟壓的過程,小弟個人還是傾向軟壓,雖然硬壓壓出來的畫質很好。 致於3D Y/C分離,小弟會比較認為是噱頭比較多,因為從Tuner中訊號要經影像3DY/C分離,實際上成效並不顯著(因為還要另行佈線規劃),有很多大大一定會覺得有差,其實小弟的看法很簡單,用S端子跟AV端子的影像來做比較,就知道3D Y/C分離的好處及差異,但是對目前的Tuner及第四台信號來說,3D Y/C分離只有在AV端子這端有用,對Tuner端而言,除非是Tuner有做過調整設計,否則看不出什麼差異。 |
非常感謝大大的說明.才不至於以管窺天.
這麼說來是要買兩張卡. 硬壓卡至少含 3D Y/C 分離較好(PCI). 其他的功能就由軟壓卡包辦(USB). 硬壓卡大大推薦的是什麼? upmost Purple TV 600 硬壓電視卡(限量版) 或 ATI Theater550 pro T55-P03(這款是硬壓卡吧.一直沒找到它的規格)? 還是有其他的? 軟壓卡大大推薦的是什麼? Lifeview力竑~數位魔卡306(無FM) 或 圓剛三頻PCI電視卡(明年2月上市)? 還是有其他的? 謝謝你撥空回答. |
不用客氣,我也只是將所知的說出來而已,相信有很多大大也是有自己的看法,小弟只是提供自己的使用及所學見解而已。
PCI也有軟壓的,且以目前的價位來看,都蠻合理的,USB也有硬壓的,但是說老實點效果並不大好,總之端看您想要的品質及需求啦。 建議您最好先問看看,確定您想要的硬壓卡在您的主機板上面沒有問題(建議從晶片及橋接晶片著手,國外有很多這方面的資料及測試報告),否則您就只能朝USB的方向走去,但是USB架構在原始設計上面,吃的就是CPU的資源,跟PCI的軟壓卡差不多(其實USB影視擷取系統所消耗的資源也蠻可怕的,因為其傳輸所使用的協定都是吃CPU的資源)。小弟不推薦哪家的東西,因為推荐都會有風險,每個人的主機搭配及使用狀況都不盡相同,所以推薦不能亂推薦,只能請大大自行比較測試,或者由其他有使用過的大大做出評斷會比較好,用推薦的話,很容易因為彼此環境及認知不同,導致某些問題見解不同。 |
我看先用現在的 BT848 再撐一陣子好了.
所找到的軟壓卡它的影像端子都是輸入的.而無輸出的. 理想應該是軟壓卡有輸出(S)端子接到硬壓卡的輸入端子. 這樣兩張卡才好配合. 大概只能期待數位+硬壓卡的出現. 方便的話.想問一下硬壓卡與晶片相容的資料及測試報告的網址. 謝謝! |
大大您好:
您可以在搜尋引擎中輸入PCI Bridge,就可以知道蠻多資訊的,有的是針對PCI Bridge晶片,有的是針對Bridge單晶片特性,也有的是針對介面卡的PCI Bridge TO Bridge做出研討,因為我的權限尚不能貼出連結,所以要勞煩大大自行尋找,應該有很多答案及新知可以讓您參考喔。 |
好優的文章
我也受益良多 謝謝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21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