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電腦制程一問喔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38841)

filac 2001-08-15 10:39 PM

電腦制程一問喔
 
最近看到intel也要開始進入.13的制程了
可是就想到,為什麼不先用.15的制程呢?
這樣不是晶圓的良率不是比較高嗎?
還是.15的制程只有台積電等晶圓代工廠在用呀?
有誰能出來說說呀?????
突然想到的....有點好奇......

George YS 2001-08-16 03:40 AM

我想也許是慣性吧, 看看 Intel 近年用過的製程:

P54C: 0.5um
P55C, Klamath: 0.35um
Deschutes, Covington, Medocino, Katmai: 0.25um
Coppermine: 0.18um

看見嗎? 每次用的新製程都是原來製程縮小 30%, 所以 0.18um 後也自然用 0.13um 喔.

wenhero 2001-08-16 11:16 AM

Re: 電腦制程一問喔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filac
最近看到intel也要開始進入.13的制程了
可是就想到,為什麼不先用.15的制程呢?
這樣不是晶圓的良率不是比較高嗎?
還是.15的制程只有台積電等晶圓代工廠在用呀?
有誰能出來說說呀?????
突然想到的....有點好奇......


製程越小線的寄生電容及電感越小,在交流阻抗越小,time delay 越少
元件越小電流小發熱功率越小
0.13 die 比 0.15 die 小 ,so 晶圓的良率是比較高
0.13 不能用0.15電路,要修改甚至重新設計

filac 2001-08-17 01:36 AM

是這樣子喔
第一次聽到.13的制程會比.15制程的良率還高
嗯,不管如何,還是謝謝大家的指教

over55Stars 2001-08-17 09:41 AM

只講製程可能太巃統,除了一般的線寬與閘寬相異(如TNT2與TNT2-Pro),邏輯線路與記憶體又有差,以前聽說記憶體的.25相當於邏輯電路的.18:而且製程精密度還有一些非主流規格,如.17 ,.23(這個不太確定)

wenhero 2001-08-17 10:10 A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over55Stars
只講製程可能太巃統,除了一般的線寬與閘寬相異(如TNT2與TNT2-Pro),邏輯線路與記憶體又有差,以前聽說記憶體的.25相當於邏輯電路的.18:而且製程精密度還有一些非主流規格,如.17 ,.23(這個不太確定)


閘極寬度越小越好,故等於線寬
製程如LCD 17"比15"良率低,製程越小在12" 晶圓可產出Dio 越多,每顆Dio 成本月低
0.13 在12"晶圓可切出Dio比0.15在12"晶圓多,污染或瑕疵一點就壞一Dio
故0.13 die 比 0.15 die 晶圓的良率是比較高
0.13 製程設備較精密,故設備成本較高
如果你是走電子半導體就知道我說,so 多看一點半導體製程的書

over55Stars 2001-08-17 12:03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wenhero


閘極寬度越小越好,故等於線寬
製程如LCD 17"比15"良率低,製程越小在12" 晶圓可產出Dio 越多,每顆Dio 成本月低
0.13 在12"晶圓可切出Dio比0.15在12"晶圓多,污染或瑕疵一點就壞一Dio
故0.13 die 比 0.15 die 晶圓的良率是比較高
0.13 製程設備較精密,故設備成本較高
如果你是走電子半導體就知道我說,so 多看一點半導體製程的書


閘極寬與線寬當然都是越小越好,但有些時期二者控制的難度不同,而有不同的規格----而且我舉了TNT2-Pro(顯示晶片)的例子
良率高低不是用你的算法,你舉的例子叫做單一片晶圓所能切割之晶粒數,這個數字依投產的產品而異,Die-Size越大的在"相同製程精密度,不同矽晶圓尺寸"下,其所能切出晶粒數差異越大..換句話說,就是晶圓面積的利用率..

相同的矽晶圓尺寸若製程精密度越高,上述利用率會趨近於100%
但是,矽晶圓加工成本不是只看這一點,所以各家的RoadMap才會不同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06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