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AMD未來應該會在IOD內增加小核心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201637)
|
---|
AMD未來應該會在IOD內增加小核心
intel的大小核設計出來之後,讓大家發現桌上型CPU並非所有核心都需要強大性能,只要有6~8個夠強的核心扛住高效能運算,剩下的雜項工作交給低性能的小核心即可。
intel的小核心真的很小,4個一組大約是一個大核心的面積。 但AMD的資源有限,CCD的設計完全是以伺服器為主,而伺服器所有的核心都要做高性能運算,不太可能出現小核心的設計。 那桌上型CPU的小核心大概只能往IOD塞了,反正7000系列的IOD已經塞了2CU的超弱內顯,未來再塞兩組小核心(8小核)應該也沒問題。(貓科CPU復活) 甚至這個IOD可以獨立拿來當超便宜的CPU來賣 :flash: |
消息來源? 還是瞎猜?
目前已知AMD大小核架構如下,zen架構以前的CPU沒見到復活的機會。 https://www.tomshardware.com/news/a...d-phoenix-2-apu |
除非AMD想搞廉價SOC架構來搶佔ARM 的市場,或許可能會這麼做!!
但..... 目前來看AMD並無此意 , AMD應該會藉著台積電先進製程之助 , 專心搶食伺服器市場 !! 畢竟這塊大餅利潤很大 , 來壯大自己的市佔!! 小核我想應該無意來淌混水吧?? :ase :ase :ase |
引用:
別瞎猜 AMD之後會推出Zen 4c就是用較小的核心換取更多的數量 AMD Zen4c 架構 128 核心 Genoa 系列處理器,今年上半年登場狙擊 Intel https://hk.xfastest.com/170737/amd-zen4c-128-core-cpu/ 當中 Bergamo 將在今年上半年登場。基於 Zen4C 架構,指令集兼容 Zen4 不過面積更小、能效更高,最多 128 核心 256 線程,支援 12 通道 DDR5 記憶體、PCIe 5.0 通道,採用 SP5 封裝接口。此系列主要面向需求高密度、高吞吐量的雲市場,除了對陣 Intel HBM Xeon 外,還與 Amazon 等 Arm 架構產品對陣。 |
引用:
我就是瞎猜啊 :laugh: 我當然知道未來會出現Zen 4c,但那個頂多算中核,依舊是跑主力運算用的,跟intel的E小核,或以前AMD的貓科動物比起來還是太大。 我這裡講的小核,是指無法承擔主力運算,只能分擔雜項運算的小核心,而且4顆的面積幾乎只等於一顆大核,避免拿大核的牛刀運算力拿去殺雞用。(畢竟晶片面積有限,不應該浪費) |
intal的E核不也號稱跟不知道幾代的核心性能相當
所以一直不喜歡被稱作小核 尤其跟手機那個廢物小核完全不同等級 塞廢物核心沒啥用,待機省電有其他更好的做法 例如PS4有額外小晶片負責待機時的背景下載跟更新 |
引用:
印象中E核單跑分效能說有接近9代核心不開HT的程度 四核全開耗電據說低於28W, 單核7W程度 以一般人日常上網文書使用來說也很充足, 桌機有這省電能力我認為這樣已經足夠強了 |
引用:
現在 AMD 應該忙於評估新架構, 包含 3D SRam 是否要成為標配. 可以玩的還很多, 水果不就將 DRAM 跟 CPU die 在一起了嗎? 這個也可考慮. 至於超小 die 獨立販賣, 這比較像是"邊緣運算", 用 GG 6nm 還是很貴. 那個 PCIe 5.0 SSD 的控制器都捨不得用 GG 6nm 了, 還在用 GG 12nm. 在這算力競賽的情況, 用大核和相對低很多的功耗, 把 i社先逼到牆角再說. (看你多會用超頻, 用功耗換算力. 哈哈...) AMD 會用大小核架構, 對標的會是水果, ARM 聯盟. 不關 i社的事. 不過, 我比較關切的是顯卡 GPU! 現有的 NV 4000系列, AMD 7000系列 GPU, 我懷疑用 GG 3nm 去生產比較適合. 算力, 規模都別再加大了, 就是減低功耗. 雖然, 一體式 CPU 水冷大行其道. 真正該醫治的才是顯示卡好嗎? 看看那變態的功耗. 應該快要達到用"機箱外冰機"的水平. |
引用:
聽說A粉是這麼認為的.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44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