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社會時事發言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45)
- - 國內累積4例英變種病毒確診1重症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81561)
|
---|
國內累積4例英變種病毒確診1重症
變異株好像很厲害
-------------------- 英國及南非相繼發現傳播力更強的變種病毒,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表示,歸納實證資料發現,這兩個變異株具有更易入侵人體、病毒量高、血清治療效果差、可能造成檢測偽陰性等四大特性,這也解釋為何英國封城後疫情持續擴大。 https://tw.news.yahoo.com/%E5%86%8D...-222838235.html |
引用:
那個重症的是英國人 看來亞洲人真的對這支抵抗力比較強 |
病毒數量很高,但可以沒有症狀。
-------------------- 病毒量高卻無症狀? 香港研究解釋:複製量比SARS高3倍、干擾素反應較低 袁國勇進一步解釋:「即使病毒存量高,身體免疫系統未必有很大反應,讓身體沒有產生足夠的干擾素來阻止病毒繁殖。」這樣病毒的特性,似乎就可以解釋為何病人的病毒數量很高,但可以沒有症狀。 病毒量高卻無症狀? 香港研究解釋:複製量比SARS高3倍、干擾素反應較低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78166 |
引用:
不知是不是年紀大的關係? 看新聞, 日本人研究是說「X因子」可能是影響因素 影響X因子, 可能是先天基因, 或是曾經感染, 或是打卡介苗.............. -------------------- 新冠肺炎/亞洲死亡比率比歐美低!日本諾貝爾獎得主:X因子可能是影響關鍵 日期:2020-06-05 作者:王 芊淩 最新疫情資訊 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下,除了各國的確診數外,死亡比率也是關注的交點,其中不少學者發現,和歐美相比,在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每百萬人口死亡率明顯低的許多。其中曾獲諾貝爾獎的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提出「X因子」(factor X)可能是影響因素,此論點也引起研究者關注。 根據《讀賣新聞》內容指出,日本每百萬人中有7人死於新的冠狀病毒感染,美國是世界上死亡人數最高的國家,每百萬人口有327人,英國和西班牙則有580人。但在亞洲雖然感染病例很多但死亡相較少,中國3例、新加坡4例、印度尼西亞6例(以每百萬人口為單位)。 亞洲和歐美國家死亡人數落差這麼大,有人認為是因為其他冠狀病毒也曾在亞洲流行過,但也有人認為是天生基因上的差異。 其中山中在官網中說:「如果能夠弄清楚X因子,應該就能運用在未來的防疫對策戰略上。」 X因子小檔案 X因子(factor X)是凝血級聯反應中的一種酶,因子X在肝臟中合成,其合成需要維生素K。但因子X的多態性與細菌感染的患病率增加有關,表明直接調節對細菌病原體的免疫反應的可能作用。 只是又是什麼因素影響人類的X因子?山中列出幾個可能是因素,包括每天配戴口罩、個人衛生防護等高度衛生意識、很少擁抱的生活文化」、天生的基因要素、曾接種卡介苗疫苗、或是曾受到某些病毒感染等,但目前為止還沒有確切的定論。 新冠肺炎/亞洲死亡比率比歐美低!日本諾貝爾獎得主:X因子可能是影響關鍵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86165 |
你貼錯版了。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15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