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或許AMD該開發出4核心的CCX給筆電跟低階桌機用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62509)
|
---|
或許AMD該開發出4核心的CCX給筆電跟低階桌機用
新的AMD Zen 2的CCX是8核心一顆,用在伺服器與中高階電腦很適合,但要用在低功率的筆電應該不行,事實上3000系列的筆電APU依然用上一代的核心設計。
另外電競筆電都會有獨立顯示卡,這時APU內顯就顯得多餘又耗電。 如果有4核心的獨立CCX可用,在筆電市場就更有優勢,文書筆電桌機可搭配內顯核心,電競筆電只用4核CCX,頻率跟耗電應該更佳。 而且Zen 2的IO核心可以當主機板晶片用,在整體成本上並沒有比intel高。 |
AMD Ryzen 7 3700U
還停留在14nm的Zen+ 只是2700U馬甲版 7nm的Zen2 APU NAVI GPU 至少要進步到6C吧 4C就等6C閹割下來就有了 |
引用:
CCX看起來是4核一組來設計,應該不會有原生6核 |
引用:
6C用8C來閹割還不算浪費,只能算廢物利用,畢竟無法保證8C通通可用。 4C用8C來閹割就太浪費了 :stupefy: 至於4C壞的還可以閹割成3C或2C :laugh: 反正,我不認為7nm 8核心可以用在15W的筆電CPU上 :think: |
引用:
APU的又不是照搬過來 要是8C的+ NAVI GPU TDP太高 可能會折衷設計個6C的也不一定 看8C可不可行 |
引用:
看Ryzen 3000是原生8核還是2個CCX拼出來的, 大概就可以判斷原生6核會不會出了 目前AMD看起來對APU不大重視 |
APU不是向來會落後桌面級一代?
想想也不是沒原因,APU要整合CPU跟GPU的結構,如果哪一邊步進型號尚未到基本完善,急著轉移到APU端就可能會面臨需要更多次重新流片的風險,AMD是否具備兩邊同步進行同世代結構更新的設計能量也是一個問號 |
引用:
以前是如此,未來AMD採用獨立IO/CPU/GPU之後,就可以各自獨立發展,最後再貼在同一張基板上,不會再為了整合進同一個晶片而浪費時間。 甚至在電競筆電上,採用CPU+7GPU的結構 :laugh: |
引用:
傳統是整合到一個晶片上比較省成本 像intel 1156 CPU的內顯是分開封裝的,後來就跟CPU整合到同一個晶片 以前PS 1代能跟Saturn打價格戰也是把很多部分整合在一起 現在AMD把原本北橋再分開,猜是7nm成本蠻高的吧 |
引用:
不分開的話,按過往IBM地的玩法可以想像到一顆16甚至是32核心的CPU良率跟成本會多慘列 反正硬要合進去大概不會有好下場,現在這種分離式的作法看起來好歹靈活點...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55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