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綜合簡測】2018年十支NVMe MLC/TLC SSD 512GB 大亂鬥 (圖多,不喜勿入)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53334)
|
---|
【綜合簡測】2018年十支NVMe MLC/TLC SSD 512GB 大亂鬥 (圖多,不喜勿入)
自從電腦的SSD從SATA轉成PCI-e或NVMe的階段,一直在找讓自己覺得滿
意的產品,於是浪費了一些時間,找了很多家產品來試。本來這篇測試 報告當初設定是以NVMe MLC 500GB左右為測試基準,惟工作忙碌,截稿 一直往後拖延,拖到今年,連TLC SSD也加入測試中,本來是想等SMI 2262EN或是Phison PS5012-E12的主控產品,一直等不到實品,本篇只好 捨棄它們囉。 以下測試純粹以個人使用過的心得,原則上一家主控可能挑2-3家產品, 但最後每個主控只挑一個產品來評比。 為什麼沒有Intel HHL產品呢?實在是它400G SSD的單價太貴了,小弟 也負擔不起啊。2017年或2018年消費級NVMe SSD多半以Samsung 960 Pro 為假想敵,本篇也以Samsung 960 Pro當基準,看看最後那家產品才是真 的贏過960 Pro或是沒人贏過它? 因測試過程繁雜,僅將測試結果值,利用Excel加以整理圖說。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X299-Deluxe BIOS 1401 CPU: i9-7900X RAM: GSkill DDR4-3000 8G*4 OS SSD: Samsung 850 Pro 512GB 測試碟: 如附表 (全都未裝上散熱貼片) OS: Windows 10 Enterprise 1803 64-bit Driver: Windows 10 Default Standard NVMe Driver 測試SSD的韌體,都已儘量更新到最新版本,除了Toshiba XG4為NVMe1.1 版規格,其餘都至少是NVMe1.2以上的規格,裸碟長期測試過程最低溫的 是Intel 760p及ADATA SX8000NP,雖然Samsung 970 Pro的運作溫度是最 高的,但意外的是少見降速的情況。 ![]() AIDA64 Read Test Suite,設定檔案容量為1MB及8MB來測, 在1MB環境下,760p的隨機讀取速率意外贏過其它各家商品,8MB環境下, WD Black (2018)在各項目的表現最優。 ![]() ![]() AIDA64 線性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線性讀取速率不論是最大值或是平均值,都是WD Black(2018)最快,寫入 方面,雖然WD Black (2018)最大值贏過Samsung 970 Pro,平均寫入以 Samsung 970 Pro寫入最快。 ![]() AJA 設定影片格式為2048*1556 2K-1080解析度,編碼為16bit RGB,從 64MB~64GB全測一輪。 讀取方面,WD Black (2018)贏了最多項目;寫入方面,在4GB容量以下, WD Black (2018)比Samsung 960/970都快,8GB以上容量讓TLC的缺點一 覽無遺,表現瞬間從天堂掉到地獄。 ![]() ![]()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分別設為Compress 0Fill或Compress 100% (Incompressible模式),測試過程皆勾選Write-Thru選項,從1GB~32GB 全測一輪。 循序讀取在Compress 0Fill下,Toshiba XG5表現挺好的;寫入方面,在 4GB容量以下,WD Black (2018)比Samsung 960/970都快,8GB以上容量 寫入速率掉的很快。 ![]() ![]() 循序讀取在Compress 100%下,Toshiba XG5表現仍是最快;寫入方面, 在4GB容量以下,WD Black (2018)比Samsung 960/970都快,8GB以上容 量寫入速率也快速下滑。 ![]() ![]() 4K讀取在Compress 0Fill下,Phison主控的優勢脫穎而出,不過SMI2263XT 在Compress 0Fill裡,多數寫入項目還勝過Samsung 970 Pro。 ![]() ![]() 4K讀取在Compress 100%下,SMI2263XT表現比SMI2262好,也贏過Samsung 970 Pro;寫入方面SMI2263XT到16GB以後才大輸,已算很稀有的極限。 ![]() ![]() 4KQD4讀取在Compress 0Fill下,Phison主控的優勢脫穎而出;寫入方面 則是Samsung 970 Pro表現較平穩且贏得多數項目。 ![]() ![]() 4KQD4在Compress 100%下,Samsung 970 Pro在讀寫大都持續領先。 ![]() ![]() 4KQD16讀取在Compress 0Fill下,Phison主控的優勢脫穎而出;寫入方面 則是Samsung 970 Pro表現較平穩且贏得多數項目,WD Black (2018)也贏 過Samsung 960 Pro。 ![]() ![]() 4KQD16在Compress 100%下,Samsung 970 Pro在讀寫全都領先,WD Black (2018)寫入方面贏過Samsung 960 Pro。 ![]() ![]() 32K及128K (Compress 0Fill)讀取測試,Phison主控表現都很棒。 ![]() 在Compress 100%下的32K讀取測試,Samsung 970 Pro有驚無險贏過Samsung 960 Pro,128K讀取測試意外地發現SMI2260主控效能的低落。 ![]() ![]() Compress 0Fill環境裡讀取分數以Phison主控表現都很耀眼,寫入及整 體分數以Samsung 970 Pro最高,WD Black (2018)在小檔的整體分數快 於Samsung 960 Pro。 ![]() ![]() ![]() Compress 100%環境裡,讀寫分數及整體分數以Samsung 970 Pro最高, WD Black (2018)在小檔的整體分數快於Samsung 960 Pro。 ![]() ![]() ![]() AS SSD分別設定檔案大小為1GB,並測試Copy Benchmark。 循序讀取方面,Samsung 970 Pro以些微差距擊敗960 Pro,循序讀寫則是 WD Black (2018)微幅領先Samsung 970 Pro。 ![]() 不論4K或4K-64讀寫,Samsung 970 Pro都是最快,但也可以看出WD Black (2018)取代Samsung 960 Pro的企圖心。 ![]() 512B讀寫測試項目,Samsung 970 Pro佔不到任何便宜,相反地SMI主控 表現還不錯,讀取由SMI2263XT獲勝,寫入則是SMI2262贏。 ![]() 由於整體讀寫方面仍以Samsung 970 Pro表現較好,總分數當然也是最高分。 ![]() Copy Benchmark 測試項目,WD Black (2018)整體表限最佳,Toshiba XG5 表現不俗,但似乎與Phison主控不相上下。 ![]() ATTO Diskbenchmark設定檔案長度為64K、64MB、256MB、512MB、1GB、 2GB、4GB及32GB,測試模式設定為Overlapped I/O、Neither、I/O 0Fill、 I/O Random四種模式進行測試。這樣的組合將會產生100多種圖檔,為節 省篇幅僅秀出64KB、1GB、4GB及32GB這四種,其餘就請看總表比較結果。 檔案長度為64KB時,四種模式下的各碟讀寫曲線圖。 ![]() ![]() ![]() ![]() ![]() ![]() ![]() ![]() 檔案長度為1GB時,四種模式下的各碟讀寫曲線圖。 ![]() ![]() ![]() ![]() ![]() ![]() ![]() ![]() 檔案長度為4GB時,四種模式下的各碟讀寫曲線圖。 ![]() ![]() ![]() ![]() ![]() ![]() ![]() ![]() 檔案長度為32GB時,四種模式下的各碟讀寫曲線圖。 ![]() ![]() ![]() ![]() ![]() ![]() ![]() ![]() CrystalDisk v5.5.0採Default及0Fill,測試50MiB、500MiB、1GiB、 4GiB、8GiB及32GiB。 Seq Q32T1項目:0Fill或Default環境裡,Samsung 970 Pro讀取速度最 快,寫入速率WD Black (2018),領先大半場,因TLC體質於大檔區落敗。 ![]() ![]() ![]() ![]() 4K Q32T1項目:不論是0Fill或Default環境裡,XG4讀取速度意外地快, 寫入速率則是以Phison主控的Hellfire最快。 ![]() ![]() ![]() ![]() Seq項目:0Fill或Default環境裡,Samsung 970 Pro讀取速度最快,寫 入速率WD Black (2018),領先大半場,因TLC體質於大檔區落敗。 ![]() ![]() ![]() ![]() 4K項目:0Fill環境裡,SMI 2262與SMI 2263XT讀取速度互有領先,寫入 速率蠻意外的是SMI2262還贏過Samsung 970 Pro;0Fill環境裡,Samsung 970驚險地贏過SMI 2263XT,寫入速率則是SMI 2263XT贏得多數項目。 ![]() ![]() ![]() ![]() NetworkDLS - DiskMark採預設封包值64K,檔案容量為2.5G測試結果。 平均讀取速率以Intel 760p最快,平均寫入速率反倒WD Black(2018)最快。 ![]() HDTune v5.7設定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如下。 循序序讀寫測試項目 平均讀取速率及最大讀取速率都是WD Black (2018)最快,平均寫入速率 則是Samsung 970 Pro贏過WD Black (2018)。 ![]() ![]() 隨機讀寫測試項目 讀取測試中,Plextor M8PeY在多數項目都跑最快,寫入速率則是Samsung 970 Pro全贏。 ![]() ![]() 額外讀寫測試項目 讀取測試中,Toshiba XG5贏了不少項目,寫入測試只看到Samsung 970 Pro在Random Seek贏過別人。 ![]() ![]() File Benchmark選項以Block Size 512MB檔案長度為基準,設定50MB、 500MB、2000MB及4000MB,並分別測試資料型態為Zero及Mixed。 循序讀寫測試,讀取速率較為混亂,寫入速率以WD Black (2018)最快。 ![]() ![]() 4KB random single 讀取速率在Mixed型態較亂,但在Zero型態,Phison 主控的特性又讓其出頭天囉,寫入速率皆以SMI 2263XT最快。 ![]() ![]() 4KB random multi(32)讀取速率以Toshiba XG4最快,寫入速率較為紛雜。 ![]() ![]() 未完待續,隨即補上後面內容。。。。 |
HD-Tach 讀取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8mb(Quick Zone):平均讀取速率以SMI 2263XT最快,Samsung 960 Pro 則是第二名。 ![]() 32mb(Long Zone):平均讀取速率以Samsung 970 Pro最快,SMI 2263XT 贏過Samsung 960 Pro 取得第二名。 ![]() HD-Tach RW 讀寫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8mb(Quick Zone):平均讀取速率以Samsung 970 Pro最快、平均寫入速率 是SMI2263XT最快。 ![]() 32mb(Long Zone):平均讀取/寫入速率以Samsung 970 Pro最快。 ![]() InHouse DiskBenchMark測試結果 循序讀取Toshiba XG5些微差距贏過WD Black (2018),寫入方面就非MLC 的Samsung 970/960 Pro。 ![]() 隨機讀取,Toshiba XG5基本上表現屬於領先群,寫入速率則大幅領先。 ![]() ![]() Parkdale v2.97設定Block Size 64KB及1MB,把檔案大小從250MB~4000MB全測過一輪。 循序讀取蠻意外的是SMI 2262在這軟體中幾乎快擊敗Samsung 960 Pro, 循序寫入則是Samsung 970 Pro與WD Black (2018)互拼。 ![]() ![]() 隨機讀取大致分為兩個世界,前段班以Toshiba XG5表現還不錯,隨基寫 入則是Samsung 970 Pro大幅獲勝。 ![]() ![]() PCMark 7測試 總分數或原始得分數Samsung 970 Pro最高分。 ![]() ![]() ![]() ![]() PCMark 8測試 分數是Plextor M8PeY最高分,Samsung 970/960 Pro與WD Black不相上下。 ![]() 頻寬是Samsung 970 Pro最高,最低是Toshiba XG5。 ![]() ![]() ![]() TxBench設定檔案長度64MB、512MB、4GB及32GB,分別測試隨機及0Fill 資料方式的結果。 循序讀取速率全由Samsung 970 Pro領先,寫入方面,WD Black (2018) TLC的劣勢導致它在大檔效能急降。 ![]() ![]() Random 512K QD1讀取速率全由Samsung 970 Pro領先,寫入方 面可以看出WD Black (2018) TLC的劣勢。 ![]() ![]() Random 4K QD1讀取速率在0Fill下,可以看到Phison主控的優勢。寫入方 面,Random模式下,SMI 2263XT寫入速率比預期好。 ![]() ![]() Random 4K QD32讀取速率幾乎由Toshiba XG4取得完勝,寫入測試概分為 兩個集團,各集團內成員互有廝殺。 ![]() ![]() 測試至此,作個簡單的比較結論表: ![]() ![]() ![]() 2017/2018年幾乎各家都將Samsung 960 Pro當作假想敵,結果真的贏過 Samsung 960 Pro的只有Samsung 970 Pro及WD Black (2018),SMI2262 雖然還是略輸給Samsung 960 Pro,但輸得不多。最讓人驚豔的是無快取 設計的SMI2263XT,比起某些有快取設計的主控產品,表現還好。 真心期待新版SMI2262EN或Phison PS5012-E12上市,看看在逐漸平靜化 的NVMe SSD能否激出火花,測試中對WD Black (2018)的數據感觸良多, 假如它改採MLC顆粒,而不是TLC顆粒,這樣2018前四季消費級的NVMe SSD龍頭會不會換人作呢?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 商能見諒,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
未看先推,好久沒換主機,別說nvme,連sata/600都沒有
|
這種測試真是累人..感謝...
購買時可以有所本了. :like: :like: |
拍拍手!
:) |
偶比較想看這十支一起操到爆 , 掛掉的先後順序 :p
讀寫快 , 寫到爆的時間也會縮短吧 ;) |
買過不少牌子的SSD.
就是沒樓主買過的廠牌. :ase :ase |
真是詳細的測試文章,沒想到SMI2263XT的表現還算不錯,如果夠便宜,也許下一隻會考慮採買使用SMI2263XT的產品來用用看. :agree:
|
引用:
https://sendvid.com/szicmf2i 原來姐另有其人?:cry: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30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