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舊主機升級Anidees AI-5 機殼開箱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09423)
|
---|
舊主機升級Anidees AI-5 機殼開箱
從晚上9點開始裝機,邊拍邊照手機很爛請見諒,先POST圖吧
![]() 新舊機殼比一比 ![]() ![]() ![]() 神秘客舊機殼 ![]() ![]() 舊機殼內裝,沒整線,前後都沒風扇,我居然這樣用了8年半:cry: ![]() ![]() io 那邊亂成一團 :jolin: 機殼都是灰塵 ![]() 舊機殼也是可以整線得 只是空間非常狹小 ![]() 分解了大部分,我當初居然把機殼內置USB2.0X4全部插滿 ![]() ![]() 沒用到的東西都放旁邊 ![]() 新機殼真得整線很方便,這邊我居然忘了裝4PIN以至於前2風扇無法控制 :ase P35沒支援USB3.0,就放下面,我整線真的挺遜 ![]() 後來決定這些東西不裝上去,其實我是嫌裝3.5 先鋒DVD麻煩,現在幾乎沒在用DVD WD320GX1,LG和先鋒16x DVD-RW各1,旁邊是裝機工具 ![]() SATA線收在後側板真的太擁擠了,放在前面吧,稍微不美觀一點 :stupefy: ![]() 原本的檔板不能用,沒有附後擋板,改天在去買好了 ![]() 新機殼總重減輕,其實舊機殼比較重一點 ![]() 恩 終於放在螢幕旁邊了 ![]() 花了兩個小時終於裝好了,技術功力退步很多 優點: 整線非常方便,濾網好拆,送三顆14CM的風扇,頂部還可以加裝兩個風扇 螺絲都很齊全,也是全黑化,還有送紙盒,收藏方便 跟舊機殼比,2.5吋和3.5吋安裝方便 集線器剛好可以用5風扇,不用用到主機板3PING 整體來說很耐看挺有質感,全速運轉下大概比原本機殼CPU少4-5度 缺點: SATA線和電源線都要收在後面的話,要花一點時間去理線 IO沒有防塵蓋,沒有附IO檔板 說明書只有小小一張黑白A4紙,沒有機殼風扇轉速器連接圖 不過NT:1990 也不能要求太多吧 :ase 換了機殼,突然也想換塔扇 希望新機殼能讓我再戰1年半 :p |
SATA線這樣就好, 不要折它, 最弱的
不過上面的孔不能封住嗎? 這樣對向會向上, 顯示卡比較難出風 雖然750應該沒差 |
p35 neo3
還真有點歷史 跟我老家GA-P35-DQ6同年代... :p 機殼用的好太多了... |
引用:
對啊。只有防塵網.不然就只能再裝2個14 cm風扇 往下吹。有請大大介紹囉。黑色無發光散熱佳就可 |
引用:
2007/11 生產。我2008/2 過年前購入,真有點久 要不是今年夏天特別熱。玩OW cpu會飆到73度 偶而會當機。我也不會換CASE,當年的東西 只剩下MB LCD CASE。LCD修了一次 其它不是掛了就是升級淘汰 我猜2011年的酷媽450W也不穩 快GG了 :cry: |
新機殼不會讓你再戰1年半!
p35很老了,一般都湊合著用,換殼也可以.將來升級時可以不用換殼... |
引用:
預設三顆已經夠散熱了 進大於出 會把熱氣推出去 你裝太多風扇 灰塵會變多 而且沒有比較好(一堆電源線) 熱氣絕對是往上升的一顆14CM就夠帶動所有廢熱了 |
引用:
怎不能用 有這回事 :shock: |
引用:
恩嗯!!~謝謝啦,我也覺得上面開那麼大 大概是方便玩家裝設水冷用的 然後熱空氣也會自然從上方孔洞排出去 那個酷媽的塔散真的不錯,當初跟附近維修店家買的二手 缺點就是太吵了,不過也習慣了 jerry20530請問你有何推薦的靜音塔扇 :) |
引用:
就勉強可以裝,但全黑化放一個檔板不是很突兀,沒有一體的感覺 所以有空找找黑色的IO檔板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06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