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幫你資訊『上妝』的三個技巧★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07829)
|
---|
★幫你資訊『上妝』的三個技巧★
有沒有人想過,為什麼明明同樣是同樣一套學問,同樣一個科目,由某些教授老師們發表過後,得來的卻只是聽眾們很冷淡的反應;而由另外的一些教授老師們發表過後,反而能夠搏得台下聽眾滿堂的喝采?
或者是,當你把聽過而覺得很有趣的資訊,興高采烈的講給朋友們聽,卻只得到眾損友們的一片噓聲;而同樣的內容由另外一個人講給別人聽後,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讚賞。 如果說,有那麼一種方法,可以讓你在與別人做資訊分享的行為過後,每一次都能得到大家很大程度的認可,你們想不想學? 幾天前,魚丸哥在上班的時候,搭檔的是一位與我同期進來的司機員。 回想這位司機員仁兄剛進鐵路的時候,就已經展現了他意圖報名司機員班的雄心壯志。這位仁兄平日的講話風格是輕挑中帶有一絲絲的戲謔,而且會時不時的搭配他的招牌“***笑”。不過,大家都知道他其實是沒有甚麼惡意,目前他已經是一名可以獨當一面的台鐵司機員了。 此次搭配,他也不改平日風流性格,跟魚丸哥一樣嘴砲滿“車”飛。言談間他取笑魚丸哥的外貌“看起來就是一副很不靈光的樣子。” 我不以為意,因為他說的是事實。我相信目前身邊所有的朋友和同事們,大多也是用同樣的角度來看魚丸哥本人。而我以前在服兵役的時候,很自然的也是被歸類為“笨蛋”的範疇裡面。連我在七堵最常去吃的小火鍋店的老闆,對魚丸哥的第一印象也是“看起來笨笨的”。 所以,要是有人像這位司機員仁兄一樣,對魚丸哥發表類似的“笨蛋宣言”,對我而言是沒有任何殺傷力的,因為“看起來很笨”多年來早已內化為魚丸哥本人的一部分了。 後來,這位仁兄又向魚丸哥賣弄了一套知識,說他對著溜滑梯的小孩說些鼓舞的話之後,孩子會更加振奮而不斷重複來回溜滑梯的行為。描述中還間歇性的向魚丸哥強調他這可是源自心理學的概念云云… 其實在他不斷拋出知識的當下,魚丸哥就知道他講的其實是『增強原則』裡面的『正增強』,這個觀念不只是可以用來影響別人,甚至是在《別斃了那隻狗》這本書開頭的第一章就已經談到了增強理論的概念。 ![]() ![]() 當時,魚丸哥對他的這個話題是沒有什麼興趣的,所以在肢體上就沒有給對方太過熱切的回應,因為我不想他沿著該話題繼續不斷的講下去。 不過,如果我想討好對方,想讓對方覺得我是一個很有誠意聽他講話的人的話,應該要怎麼做呢? 一般人都知道的普通做法是,邊聽邊看著對方,間歇性的點頭和做出“嗯”之類的有聲認同…等等。 其實魚丸哥認為光是這樣還是有點不夠,你可以試著在聆聽對方說話時,複誦對方句尾的詞語,或者把對方提及的內容擷取出簡短的大意,然後回溯讓對方聽到。如此一來對方便可以更明確的感受到你的誠意。 如果行有餘力的話,你甚至可以在和對方聊天的時候與對方做裡面的“同步”,這個NLP﹙神經語言程式學﹚技巧在《勾魂.奪心.洗腦.催眠》一書裡面有相當精彩的描述,在此就不贅談。 ![]() 很多時候,並不是你陳述的內容不夠優質,而是呈現這些資訊的時機和方法都不正確,以至於得不到其他人對你的認同。 所以,魚丸哥要說明給你們看的這套技巧,就必須從『時機』和『歸納』兩個面向入手。 一般人在做資訊分享的時候,往往不懂得如何掌握正確的時間點,只會一廂情願把你自以為有趣的內容拋給對方,結果就是人家覺得你提供的資訊實在十分無聊,多看兩眼都覺得浪費生命。 其實,只要你方法使用得當,這個資訊分享的時機是可以被製造出來的。 魚丸哥在此提供的第一個有效方法就是︰講漏話。 所謂的“講漏話”,就是當你在與別人做分享的時候,故意把裡面的『關鍵性資訊』隱藏起來,等到對方被你吊足了胃口,主動向你提問之後才告訴他。如此一來你的分享對對方而言才有價值。 一個月前,有個網友在臉書上PO了一段短片,內容是忠犬護主而犧牲了生命。我便在下面留了一個回覆“這是一部韓片的片段。”﹙注意了,我並沒有直接告訴她片名。﹚等到她主動提了問後,我才把答案揭曉。 ![]() 那麼,你在隱藏資訊的過程中,如果對方一直都沒有主動向你提問該怎麼辦? 很簡單,這就表示對方對該話題並沒有太大的興趣,你能做的就是把話題轉移到其他方向去講,若人家已經明顯露出不耐的表情,你就乾脆爽快的結束這段對話吧! 製造時機的第二個有效方法是︰利用『文案式標語』來激起對方的求知慾。 這個方法散見於各類平面****,或是如果你去逛一下書店,相信很容易就可以發現到坊間很多的暢銷書皆是採用此法來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像是馬來西亞作家江健勇和李民傑合著的《印象洗腦術》前言裡面就有一段很吸引人的描述︰“想不想知道如何在跟別人講話時,運用詞彙和動作相互的配合,很下意識的讓你開始有性幻想呢?當然,這個方法不只是能讓人對你產生性幻想,甚至要觸動別人的任何幻想都可以。” 如何?讀完上述的一小段文案式語句後,是不是讓你有一股想要繼續往下讀這本書的衝動呢? 魚丸哥在兩個月前發表的★魚丸湯ソ愛沙尼亞棋幻旅程★也把這個技巧放進該篇文章裡面,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點進去連結參考看看。 簡而言之,你如果能用上述兩個技巧激起對方的求知慾,也就等於成功製造了適合向對方做資訊分享的時機點,此刻對方將會很有興趣的聆聽你接下來要講的每一句話。 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把你整理好的資訊奉給對方。 但要注意,如果你沒照著魚丸湯接下來所講的方法來為你提供的資訊做好歸納的話,你將很容易功虧一簣,使對方覺得你的資訊不過如此而已。 接下來,幫你寶貴知識『上妝』的最後一個技巧即將登場… 而這最後一個的技巧,就只是要你將你的資訊“分類”而已。 不過,魚丸哥想再叮嚀你的是,千萬不要把“分類”這檔事想得太過容易,本篇文章所介紹的三個技巧當中,“分類”絕對是最耗時費力的一大工程。 首先,你分類的角度不能太過平凡無趣,像是“食物分兩種,好吃的和不好吃的。”或是“電影分兩種,好看的和不好看的。”諸如此類的分類方法是不及格的,因為這些都是大家知道的普遍常識。 那麼,應該要怎麼分類,才能讓對方覺得你所歸納出來的知識深具啟發性,進一步把你當成該門知識領域的專家呢? 例如補教名師呂捷,他對於教課的方法學問就有一套獨特的見解。他認為上課內容的比重應該是正課佔70∼80%,剩下的20%則是笑話、故事和道理。如果能將前述三者與課程內容結合的話,最為上品。 此外,呂捷還把古往今來歷史的人性邏輯歸納成皇帝早夭→幼主即位→外戚干政→幼主長大靠宦官奪權→皇帝荒***無道→皇帝早夭…﹙以下不斷循環﹚。 不曉得你們有沒有看出什麼端倪? 沒錯,重點在於你分類的角度最好是之前從來沒有人用過的,而且你提供的資訊越冷門的話,加分的效果就更好。 當然,有些知識領域的資訊比較艱澀,難以在三言兩語內就讓一般人聽得明明白白,但你仍然可以用上述的分類方法歸納你的專業知識,然後再搭配似是而非的“假邏輯”技巧,可以有效的讓聽眾錯覺他好像聽明白了你所提供的知識。 “假邏輯”的運用收錄於《印象洗腦術》這本書裡面,有興趣的讀者不妨自行參閱。 *本文提供的技巧概念出自於馬來西亞暢銷書作家江健勇和李民傑合著的兩本著作–《心魔行銷》和《印象洗腦術》。* ![]() |
恩恩 寫得不錯 記得樓主就是魚丸湯對嘛? 聯合:)
|
恩恩 我個人經驗 當在聽對方說話時
要弄清楚對方的[真正意圖] 弄清楚對方的[真正意圖] 就不會被他的[談話內容]所迷惑 |
引用:
感謝支持! 不過…你是怎麼知道我以前念的學校? |
自推一下。
錯字和語句邏輯有問題的部分,已經編刪到小弟的部落格內,有興趣的網友請移駕至小弟簽名檔內的連結欣賞。謝謝指教:)! |
引用:
不能偷偷來嘛xD |
下篇新增內容︰
某日,魚丸哥看見室友手上抱著一套新書,定睛一看,書名為《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打過折後要價仍高達八千多塊台幣。 我便好奇問他這是一套寫甚麼的書,他說這是古典小說《紅樓夢》最早的評點。 接著就開始跟我講解,紅樓夢分成由回曹雪芹作的前80回,以及高鶚續補的後40回。接著他把其中一本書翻開,告訴我此書的特色之一就是書中穿插的許多評註,有些是跟曹雪芹很親近的人…,然後又跟我說了許多相關的逸事,像是相傳已故女作家張愛玲曾經說過她人生中有三大遺憾“鰣魚多刺、海棠無香、紅樓夢未完”…等等。 短短不到三分鐘的描述,魚丸哥對他“文學氣質”的形象便深深的刻在腦海裡面。而且,他本身是一名火車維修員,理工科出身,卻對『紅學』﹙專攻《紅樓夢》的一門研究﹚有如此高深的造詣。 從上面的例子,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另外一個重點? 你提供資訊的內容,如果能夠和你本身的身分製造足夠的衝突感或對立感的話﹙理工人卻對文學有深厚的研究﹚,你所製造出來的印象會更強烈! |
口才不好 , 正好參考 ~~~~~
不過印象洗腦術金石堂跟博客來都賣光了 XD ~~~~~ |
引用:
感謝回應。確實這本書在台灣也算暢銷書了,畢竟兩位作者的筆觸和觀點皆不會太過單調﹙一個是NLP大師,一個是市場開發的高手﹚,加上內外多篇誘人往下追讀的文案式寫法加持,賣得好也不算讓人太意外啦… 小弟最近迷上了閱讀,本篇文是把兩本書的內容抽取一點招式出來,放在我自己發想的一篇文章裡面,算是這兩本書的一些小小心得吧…希望這篇文的內容也能讓更多的人獲得一些啟發,則是我的榮幸:agree:。 |
為了證明魚丸哥發文的真實性,凹室友把藏書擺出來讓我拍照留念。
因為過這個禮拜以後,他就要把這套書搬回南部收藏了… ![]() ![]() ![]() ![]() ![]() ![]()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44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