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AMD全新GPU核心身份確認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01509)
|
---|
AMD全新GPU核心身份確認
消息來源
新產品研發過程中需要一個代號,這個大家當然都懂,但起代號也是一門學問,各家都有自己的體系。 AMD GPU核心這些年來一直以海島做代號,下一代也傳出過Greenland(格陵蘭島)、Baffin(巴芬島)、Ellesmere(埃爾斯米爾島)等幾個名字,都隸屬於Arctic Island(北極群島)。 但是在公佈了「Polaris」(北極星)這個全新架構的代號後,AMD矢口否認有Baffin、Ellesmere這些名字,堅稱只有Polaris 10、Polaris 11。不過,最新的Linux顯卡驅動還是「出賣」了AMD: ![]() 設備ID列表明確地告訴我們,Ellesmere就是Polaris 10,Baffin就是Polaris 11,只能說明AMD最初的確用了海島名做代號,但是最終決定統一在新架構的旗幟下。 代號只是個名字,當然不是什麼問題,更關鍵的是從設備ID列表中可以看到,Polaris 10/Ellesmere核心將有兩款卡,Polaris 11/Baffin則有多達六款卡,因為前者是高階核心,只用在桌機產品中,而後者是個中階核心,桌機和NB上都有。 至於Greeland,目前看似乎應該代表新APU裡的圖形核心,而不是單獨的GPU。 另外代碼中還有一句: cap->data[ASIC_DATA_MEMORYTYPE_MULTIPLIER] = 4; 經研究代表GDDR5 VRAM—Polaris 10/11都不會用HBM/GDDR5X? #define PPPOLARIS10_TARGETACTIVITY_DFLT 50 這一句應該是在說Polaris 10的核心溫度設置為不超過50℃。 在Sisoft Ranker數據庫中,出現了一個設備ID 67DF的新顯卡,正是Ellesmere/Polaris 10的其中一個型號。 檢測訊息顯示,這張顯卡有36個計算單元、2304個流處理器,核心頻率800MHz,搭配256-bit 8GB GDDR5 VRAM,等效頻率6GHz。 ![]() Ellesmere/Polaris 10應該是一個高階核心,但是這樣的規格實在太低,顯然不可能用來取代Fiji R9 Fury系列,而應該和R9 290/390系列是一個等級的。 不過,R9 290/390系列有最多2816個流處理器,怎麼新的反而減少了?這有兩種可能,一是新核心在新架構下的效率大大提高了,二是這裡看到的並非完整版核心,其實還會有更多,但按照傳統的精簡規則估計再多也不過2560個,效率依然會很驚人。 無論如何,在它們之上,還會有更強大、更恐怖的頂級核心,拭目以待吧。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06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