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M.2+H97的入門選擇 微星H97M G43開箱分享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73826)
|
---|
M.2+H97的入門選擇 微星H97M G43開箱分享
===========================前言===========================
原本要幫同學組裝電腦 一開始個人是配微星的B85M-E45 但是由於問到店家 這張能給我比較便宜的價格 所以改買這張,畢竟多了H97的幾個功能 像是M.2 RAID 未來升級下一代broadwell等等 所以價格只跟原x屋差幾百,就買這張了 =======================外包裝與配件======================= ![]() ↑這是該產品的外包裝正面 與之前的B85不同 有強調微星新亮點GuardPro技術 ![]() ↑右上角標示該產品為四年保固 記得要上網註冊 你會看到保固日期變成標準保固+12個月 ![]() ↑左上角則是寫了微星快速保固更換良品的服務 微星更換良品的速度確實很有效率 親送台北服務中心 隔天就能取回 不過希望真的出到保固時,換到的良品是真的良品 ![]() ↑包裝盒背面 則是有詳細介紹該產品的細節 ![]() ↑包括左上角的GuardPro技術 內容為減少主機板的用電量,加強電路保護 以及抗高濕度、高溫、靜電及電磁防護的效果 當然 實際情況與效果如何,個人無從驗證就是 畢竟這種是破壞性的測試 ![]() ↑右上角則是該板子的俯視簡圖 ![]() ↑左下角強調該板子的一些用料,微星從以前一直強調的軍規用料當然不會錯過 不過畢竟不可能整張板子都是軍規用料 基本上可以看成是一種廠商行銷手法 ![]() ↑右下角則是有該產品的詳細規格 ![]() ![]() ↑側邊 貼有製造日期 S/N 等產品相關條碼 ![]() ↑另一個側邊 沒什麼特別的地方 ![]() ↑再次拉開的地方則強調軍規認證 ![]() ↑這裡有用繁體中文寫一下敘述 ![]() ↑主機板盒子內部配件一覽 有主機板一張、驅動光碟一張、說明書一本、I/O後檔板一片、SATA線兩條 ![]() ↑SATA線特寫,隨附2條SATA線 ![]() ↑後檔板特寫 ![]() ↑主機板俯視圖基本上就是很普通 不像是特色高階版有什麼特別設計 ![]() ↑後方I/O配置一覽 相較於其他同價位的板子 這張板子給的背部I/O算是豐富的 基本的六個Usb Port,其中兩個為2.0,另外四個是3.0。(都是原生的) 以及具備四種的內顯輸出介面,尤其是DP 普通這個價位的板子 是幾乎不給DP接口輸出的 以及光纖音效輸出,六孔完整的音效輸出介面,可以說是給的很豐富 當然還是要提醒一下,如果想要使用內顯來輸出2160P的解析度, 必須要使用HDMI或DP才能實現 ![]() ![]() ↑CPU腳座特寫 中間的SMD電容有打滿,送修時務必要蓋回去保護蓋 避免針腳受損 ![]() ↑CPU供電部分一覽,有使用上大塊的散熱片幫助散熱 不過我個人估計這個散熱片的SIZE,視覺成分居多就是 就算使用size較小的散熱片,應該還是可以過的了穩定性驗證才是 ![]() ↑下方擴充槽位一覽 有兩條PCI-E X16的擴充介面 但是第二條的頻寬只有2.0@X4 雖然可以支持CF 但是受限於極有限的頻寬 所以不建議拿這張板子來玩多顯卡 這張板子也已經省去了傳統的PCI插槽,中間兩個插槽為PCI-E X1 如果有些玩家要使用舊式介面卡要注意 ![]() ↑M.2插槽特寫,這張板子有支持M.2新世代的擴充介面,長度最大支持到8cm 也就是Type 2280 80mm的規格 不過當然,現階段M.2的設備價格還是過高,或許未來會變低也說不定 一般而言,我建議現階段選擇普通的SATA設備即可 ![]() ↑SATA Port和前置USB3.0的部分,採用垂直90度的方式進行擺設 這樣的設計基本上是為了防止被顯卡所擋住,造成干涉導致安裝不便 六個SATA和USB 3.0全部都是H97原生的, 而且SATA全部都是SATA3(6.0Gb/S)的規格 Usb3.0的部分倒是不用刻意作成垂直90度就是 畢竟那邊不太會被顯卡檔住 垂直90度的設計,在拔插時畢竟多少比較麻煩, 個人是認為不會干涉倒就不用這樣設計了 ![]() ↑下方有一個紅色的前置usb2.0(JUSB1) 支援微星的Super Charger技術 如果機殼只有一條前置U2的線,請優先接在這裡 ![]() ![]() ↑CPU供電輸出濾波電容部分使用日科能高電子的FP5K固態電容 上網查好像是日系的廠牌,每顆規格為6.3V 560uF 普遍這個價位的主機板,幾乎都使用台系的鈺邦電容或港系的SAMXON電容 ![]() ![]() ↑MOSFET的部分看不到 被散熱片擋住 不過看下面厚度和樣子,應該不會使用比較高溫的D-PAK型式封裝的MOSFET 微星基本上都是使用尼克森微電子,WPAK封裝的MOSFET ![]() ↑電感部分 這張板子使用三顆電感,作為CPU供電 不過之前的B85M E45有使用到六顆,兩兩並聯,不過我不知道感值多少就是 ![]() ↑EPS +12V輸入的部分,這張板子只有做4PIN, 相較於市面上大部分的中低階版,很多張都省掉+12V輸入電感或電容 不過這裡的輸入電感並沒有省掉,算是給的大方 當然這片板子也不適合玩極限超頻 ![]() ↑高壓輸入濾波電容特寫,同樣也是FP5K生產的,每顆規格為16V 270uF ![]() ↑PWM IC特寫 採用intersil ISL95812最大可以控制三相 從布局來看應該就是三相沒錯 ![]() ↑網路晶片部分 採用Realtek RTL8111G 可提供1000M的乙太網路 ![]() ↑音效晶片部分 使用Realtek的ALC892 可以提供7.1聲道的音效 ![]() ↑環控晶片使用nuvoton的NCT6792D+ ![]() ↑RS232 Port使用AZ75232GS轉出 ![]() ↑Asmedia asm1480可以提供PCI-E通道的切換 ![]() ↑Bios使用MXIC(旺宏電子) 25L12873F 單顆容量為128MB 算是比較大的 很多板子BIOS容量都只給到64MB 容量太少將會導致一些ME放不下 進而導致主機板部分功能無法實現 ![]() ↑H97晶片組所在位置散熱片特寫 ![]() ↑主機板的電池 同樣KTS生產的 ![]() ↑主機板背面俯視圖 ![]() ↑三相電感之間並無並聯 ![]() ↑大家應該會看到這次背面少了一張微星以前一直有的S/N條碼 應該是移來這邊了,24PIN插口的旁邊,送修時他們會直接刷取條碼 ![]() ↑front panel所在地方,旁邊直接印有針腳定義 ![]() ↑實際上機圖 =========================BIOS簡介========================= ![]() ↑這是BIOS首頁 其實和以前幾款沒差什麼 只是中間有一個GUARD-PRO的標誌 ![]() ↑語言可以調成繁體中文 但是實際上漢化的不是很完美 這點後面會介紹 ![]() ↑SATA模式預設就是AHCI 如果有需要一些其他用途 例如使用MHDD測試硬碟的人 記得要 改成IDE模式 ![]() ↑右邊Hardware Monitor可以看到風扇轉速與電壓狀態, 直接按下All Full Speed可以讓所有風扇全速運轉。 不過這裡其實可以中文化的,雖然說一般人絕對都看得懂,但是心情問題 ![]() ↑當然也可以手動調整風扇轉速 ![]() ↑Broad Explorer可以看到主機板上插了些什麼設備 ![]() ↑由於這次搭的是I5-4460 所以倍頻無法調整 =========================上機測試========================= ![]() ↑基本上我買到新的主機板,通常第一時間都會想去更新BIOS 而微星有提供Live update工具,方便大家更新BIOS 不過從圖中能看到,我這張板子的BIOS是V2.1 而至我打完這篇文章後 最新的BIOS是版本2.8 但是卻不見Live update抓到新的BIOS,這點實在需要改善, 這樣根本就是浪費Live update的功能 ![]() ↑接著測試穩定度,用IBT跑十圈進行燒機測試,記憶體順便設定最大,順便測試記憶體 是否有瑕疵,基本上是通過的 http://i.imgur.com/S0LgQ28.png[/IMG] ↑再順便跑一下WIN7的內鍵跑分 =========================心得結論========================= 這張板子現在基本上 已經比較難買到惹 畢竟光華商場,很多間都沒有這張了,我買的這張也是9月出廠的 這張板子,對於想要玩M.2,或是會使用到RAID功能的 算是還蠻划算的,畢竟該有的功能也都沒有閹割掉 不過仍然有許多地方是可以改善的 像是上方包裝背面規格的地方,在M.2那一欄可以加上(2280), 來讓消費者一看就知道該產品可以支援到8公分的M.2設備 Ex:1xM.2 solt(2280) 以及垂直設計的USB3.0 19PIN,那個地方基本上不會跟顯卡卡到 個人認為不必設計成垂直的,畢竟USB3.0那種排列法, 橫著拔會有可能把整個外殼拔落下來,我覺得設計成正常朝上的即可 然後BIOS部分,許多地方還是可以中文化 比較重要且影響使用的兩個地方, 一個是前面提到的Live update升級BIOS的功能 另外一個則是顯卡背板會跟記憶體插槽卡到的問題 以我個人手上有一張撼訊的偽R9-280X那張顯卡,背部有強化背板 而這強化背板的厚度,會卡到記憶體插槽的旁邊卡楯,導致顯卡無法讀取 必須將背板放棄使用,建議可以將記憶體插槽往上移一點點,即可解決此問題 ![]() ↑如果顯卡背板較厚,會跟記憶體旁邊卡楯卡到 感謝收看,如有錯誤之處歡迎不吝賜教 |
現在H97的板子都不少2500以下的
B85板子用料較差前陣子又漲價,除了需要它附的商業用軟體外, 覺得已經沒選用B85的理由 |
只有後窗的用料看起來有誠意而已
差沒幾百還是H97M-PLUS用料看起來比較好 而且還是Intel LAN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49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