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三倍風之力 Gigabyte GeForce GTX 760 2G 簡單小測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44864)

jack089452 2014-04-04 04:33 PM

三倍風之力 Gigabyte GeForce GTX 760 2G 簡單小測
 


距離 Nvidia 推出 GeForce GTX 760 也有段時間,售價也落到了大約 7~8k 就可以入手

前些陣子買了一張五筒扮四筒的 R9 280X (7970)

打著新 R9 系列可以免 DP 三螢幕的如意算盤,只能說人算不如天算

雖然說用 DVI + DVI + HDMI 的作法可以三個螢幕都抓到,但沒辦法設定延伸桌面

骨子裡終究還是 7970

跟朋友借了張 R9 270X 來測之後確定是卡的問題 ('_>')

脫手後用了一陣子 intel 掰咖內顯

直到最近 Titanfall 正式上市,人生苦短,下班打個 game 嘛,很合理的

立馬入手了這張技嘉的 GeForce GTX 760 WindForce OC 2G 脫離內顯苦海



包裝正面一覽



背面則是一些特色介紹



內容物包含顯卡本體、驅動光碟、說明書以及 PCIe 6pin 跟 PCIe 8pin 轉接線各一條



顯卡正面一覽

採用 WindForce 3X 三風扇散熱方案,整體長度算是市面上 GTX 760 中較長的



側面部份加上金屬支撐條

感覺直接做強化背板可能比較實際些



輸出介面部分提供 DVI-D、DVI-I,一組 HDMI 1.4a 跟一組 DisplayPort 1.2

配置算是中規中矩



頂部保留了兩組 SLI 金手指



需要使用 PCIe 6 pin 及 8pin 端子各一

方向朝上



背面一覽



採用 NCP4208 負責核心 PWM 供電



記憶體部分則是由 uP1610p 處理



拆開來看看



採用兩隻 6mm 熱導管,底部接觸面為 HDT 設計,並在記憶體顆粒區塊加上導熱膠條



風扇部分採用 everflow 製 T128010SU 8 公分扇

最高轉速 4200 RPM,36.5 dBA,支援控轉



風扇 4pin 線材部分採共線設計



PCB 正面一覽,可以看到供電區塊有額外加上散熱片



搭載 28nm 製程的 GK104-225-A2 顯示晶片

由 8 顆 Hynix H5GQ2H24AFR-R0C 2Gb GDDR5 記憶體顆粒組成 2GB VRAM



供電區塊部分採 6 相配置



接著簡單測試一下

======================================
測試平台:

CPU:Intel Core i7 4770k
MB:ASRock Z87 Extreme 4
RAM:Kingston HyperX DDR3-1600 8g x 2
VGA:Gigabyte GeForce GTX 760 OC 2GB
HDD:OCZ Vertex 4 128G
PSU:Cooler Master G750M
Cooler: Cooler Master Hyper 212X
Chasis:Lubic Stage Layout Case v3
OS:Windows 7 SP1 Ultimate x64
======================================



在硬體規格方面,GTX 760 的 GK104 仍為 Kepler 架構

擁有 1152 個 CUDA 核心,96 組紋理單元 (TMUs),32 組光柵處理器 (ROPs)

記憶體通道寬度為 256bit

時脈部分,技嘉這張 GTX 760 核心標準及增益頻率小超至 1085 MHz 與 1150 MHz

記憶體則維持公版的 1502 MHz

閒置時核心及記憶體時脈分別降至 135 Mhz 與 162 MHz

溫度落在 36 度,此時風扇檔位在最低的 20%,實際約 900 轉



以 furmark 進行燒機測試,最高溫落在 82 度



3dmark 11 entry 圖形分數為 14759



3dmark 11 performance 圖形分數為 8794



3dmark 11 extreme 圖形分數為 2744



3dmark 2013 fire strike 圖形分數為 6356



3dmark 2013 fire strike extreme 圖形分數拿到 2979 分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Extreme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 Extreme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 Extreme HD



Resident Evil 6

1920 x 1080, FXAA3HQ, High

Rank S



Final Fantasy XIV

1920 x 1080, Maximum



Metro 2033

1920 x 1080, Very High, 4x MSAA, 4x AF, DOF on

最高 53.07 張,最低 7.53 張,平均 27 張



Hitman Absolution

1920 x 1080, Ultra

最高 38.9 張,最低 24 張,平均 29.1 張



Bioshock Infinite

1920 x 1080, Ultra, DOFF on

最高 616.08 張,最低 13.99 張,平均 73.74 張



最後就來測一下前陣子才正式推出的 Titanfall

其實他之前有 Open Beta,但我沒玩到

這又是另一個悲情故事 ('_>')

遊戲本身採用了 source engine 這套很長壽的遊戲引擎

雖然不是什麼新貨色不過畫面也是有著不錯的水準



雖然說是機器人類型的 FPS 遊戲,不過本身操作門檻不高

但如果平常玩習慣 CSS 或 CS GO 的話可能會常常按到 Q

在這遊戲裡面的 Q 並不是快速交換武器,而是使用特殊技能 Orz



Titanfall 遊戲節奏算是蠻明快的,加上人物結合了跑酷的移動方式

雖然主軸不變但玩法相當多樣



除了武器之外,Titanfall 還有另外一套卡片系統

卡片底下有些註解還蠻白爛的 XD

強化卡 (Burn Card) 會在戰鬥中取得,不過是一次性,而且最多只能儲存 26 張

基本上要考慮到遊戲模式的類型來搭配,需要花點時間研究



當 Titan 製造完成後可按 V 進行呼叫,Titan 會直接投擲到你標記的地點

登機時會因為進入位置跟方式不同出現一些相對應的炫泡動畫



設定部分就直接把能開的都打開了,不用客氣

雖然我是有點擔心說 16x CSAA 會不會太兇殘 (又看不出來,何必)

不過實際跑起來其實沒什麼影響



以特效全開來進行測試,最低 38 張,平均 58.49 張 A_A

跑起來相當輕鬆

Titanfall 本身有鎖 fps 張數上限,這點算是蠻討厭的

雖然 Respawn 有說要解決 PC 版上面的限制,不過什麼時候可以解決就不得而知了



既然還 hold 的住就跑一下錄影功能吧

前陣子 Nvidia 正式將 Shadowplay 功能增加到 GeForce Experience 中



不過有別於一般錄影軟體,Shadowplay 有個比較特殊的功能

除了一般手動錄影之外他也支援自動偵測

因為錄影軟體通常蠻吃資源,不可能一直開著

以前打 CSS 或是 BF3 常常會有一些經典場面,只能存在心中 ('_>')

如果有開 shadowplay 的話他會保留你按下儲存鍵先前一段時間的錄影檔



自動錄製時間長度上限是 20 分鐘,或許是考量到存放空間可能是 fat32 格式

檔案如果超過 4G 會自動切割



品質部分除了低、中、高,三種選項之外也可以自己決定參數



採用訓練場地這張做為測試地圖,模式為消耗戰 (Attrition)

遊戲畫質設定為 GeForce Experience 提供的最佳化選項

Shadowplay 畫質設定為高



就以測試結果來看,其實開不開 shadowplay 對性能沒有太多的影響

不過如果有開的話,突然遇到什麼有趣的事情發生就可以馬上按下熱鍵存起來

算是蠻方便的功能,不過也因為太方便,這幾天玩 Titanfall 下來錄了 50G 左右的東西 XDDD

[youtube]pvoZL86iwAs[/youtube]

至於畫質部分,可以參考我錄的影片

差不多 2 分 40 秒的時候進地圖吧,等蠻久的 ('_>')



就整體而言

雖然說技嘉這張 GTX 760 搭載了 WindForce 3X 三風扇散熱器

不過實際燒機溫度也是來到了 82 度,對照市面上的其他型號來看算是比較普通

效能上則是有著一定的水準

面對如 Battlefield 4 等主流遊戲基本上也不會是太大的問題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17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