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珍藏多年顯卡分享 - 純展示收藏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17754)
|
---|
珍藏多年顯卡分享 - 純展示收藏
十多年前, 家裡弄了台電腦, 那時候的我只會用電腦來玩電動.
那時候還不懂什麼效能, 特效, 畫面解析度的好壞. 只覺得怎麼同樣的遊戲玩起來比TV Game主機還要差. 於是開始研究起DIY, 發現顯示卡對於遊戲體驗影響是最大且最直接的. 當然年輕時候的我是沒有收入的, 所以只能打打零工後去二手市場找好貨. (唯有二手市場的價格才買的下手) 從TNT2 M64開始, 我就看著GeForce 256, GeForce 2 Ti. 這種頂規卡流口水買不起. 直到GeForce 3 Ti 200開始才真正的踏入高端顯卡的視覺體驗. 然而這體驗是會讓人著迷的. 當期的所有遊戲都可以開最高特效進行, 所有朋友看到我的電腦都說畫面好讚! 心想這錢花的值! 於是就陷入這無底洞的高端顯卡迴圈裡. 早期因為是學生還未出社會工作, 所以每次昇級都要把原來的顯卡出售, 換回相當程度的本金. 再貼錢去換更高階的顯卡. 所以早期買過的顯示卡都變成了過客. 無法每張都留下來收藏. 而且顯示卡其實是所有組件裡最坑爹的設備. 最新最利害的卡都超高價. 只要新卡王一出, 前任卡王馬上價格掉一大節. 可以說是所有組件裡掉價掉最快也最兇的. 一直到自己有點經濟能力以後, 才趕堅定自己收藏顯示卡的路. 這幾天終於入手GeForce GTX TITAN. 因為這張新卡王跳脫以往用數字命名的方式. 所以才有這篇收藏分享文的誕生. 想說趁這個機會來懷舊一下. 歡迎大家加入討論XD 2013年Q1誕生的卡王, Nvidia GeForce GTX TITAN. 名字相當霸氣. 擁有6GB的Memory, 是至今消費級顯示卡裡最高規格. ![]() ![]() 前幾天才入手TITAN, 看著未拆封的卡王心情確實是挺爽的. ![]() 最令我著迷的就是這公版的散熱器了, 質感確實是超棒. 雖然現在GTX 780也用這散熱器. 但是左側打的字不是TITAN, 爽度就少了一半! ![]() 顯卡背部來一張. ![]() 看看這OTES散熱. 質感一流. 感受極好! ![]() 請出2012年在上海Nvidia NGL發表的GTX690來合影. GTX690 是第一款採用這種金屬質感搭配透明視窗的散熱器. 兩張卡都很美. ![]() 把現役的GTX 680拆下來合影, 擺在TITAN旁邊, 我只能說GTX680你就安心的退休吧. 你的任務已經完成了, 接下來去櫃子裡休息吧. ![]() ![]() TITAN的開場只是為了懷舊以前的老兵, 那麼我們歡迎第一個老兵出場. 這世界上噪音最大的AGP顯示卡, GeForce FX 5800. 超棒的用料搭配全銅的散熱器. 因為噪音太大且太過熱情. 被玩家諷刺為吹風機. ( 後來Nvidia 還自己惡搞這張顯示卡弄了個kuso影片. 收藏價值極高! ) ![]() 看看顯卡背部, 大面積全銅的散熱塊也是這張卡值得收藏的理由之一. 現在顯卡都不重視背面. ![]() 發現這銅塊有多厚了嗎? ![]() 透明的設計確實是讓人心況神怡. ![]() 第二張出場的, 是AGP顯示卡的王者. GeForce 6800. (本來手邊有Ultra版本. 但是多年前贊助朋友電腦而離開我的收藏) 這張卡是ASUS V9999GE. 採用的是6800Ultra的電路設計和用料, 但是上的是6800的GPU. 也是第一張接雙大4P電源的顯示卡. ![]() 顯示卡背部, Memory圍繞著GPU的設計, 也是從這張卡開始的. ![]() AGP時代的兩張王者, 噪音王者GeForce FX5800 & GeForce 6800. ![]() 再來這張是對我個人影響力最大的卡, ASUS EN6800Ultra, 開啟了SLI設計和PCI-E介面的第一張卡王. ![]() 因為GeForce 6800本身是設計給AGP介面的, 必須透過橋接晶片才能轉換為PCI-E介面, 所以熱量更高於本來AGP的版本. ASUS採用了2 slot厚度的全銅塊設計, OTES散熱仍然需要很高轉速才能壓制. 所以我換上了AC NV5散熱器. ![]() 值得一提的是, 也是因為AC這個設計優良, 讓玩家開啟了顯示卡散熱DIY改裝的路子. 不過後來發展至AC 3風扇後就沒有新的好作品了. 另外這也是值得一看的, 以前散熱器在Memory的接觸面是採用一種很像布的材質做導熱. 那時候評測最怕把這東西弄壞. 現在通通改成軟墊了. ![]() 兩張不同介面的GeForce 6800來張合影. ![]() ![]() PCI-E版本除了SLI支援的改良以外, 也從雙 大4P電源改為 6pin PCI-E專用電源. ![]() 接著值得一看的是GeForce GTX 7800. 這是Nvidia第一次使用GTX的字眼. 而這張卡也是公版裡面最後一張 1 slot設計的卡王. ![]() 我還記得這張卡的Memory配置為256MB, 正面四顆, 背面四顆. 因為背面也有四顆所以廠商加了塊金屬固定片輔助散熱. (可能有預計要做512MB版本, 不然我想不通為什麼不把 八顆都放正面就好了, 散熱改裝起來方便多了. 背面根本沒有風扇幫忙吹) ![]() 1 slot的設計還是比較好的, 至少使用者對機箱內的空間規劃比較自由. 如果有機會還是希望廠商改回 1 slot設計. (當然前題是散熱效率要夠好) ![]() 第一張支援3Way SLI的顯卡, GeForce GTX8800 Ultra. ![]() 兩個SLI接口開啟了3Way SLI模式. 而也因此市面上開始流行起千瓦的電源供應器. ![]() 這張卡真是吃電怪獸(當時的時空背景) 需要6pin PCI-E電源兩個. 我記得多年前Andre到我家測3Way SLI時, 還把我家搞到跳電. (因為功率已經超過我們家的供電能力了) ![]() 再來的顯示卡GTX285. GTX480. GTX580. 通通被我拿去支援朋友的電腦. 所以手邊沒收藏. 那麼我們接著看張有意思的卡吧. 物理加速卡. Asus PhysX P1. 這張是介面為PCI的老卡. 當年要價非常之貴. 並主打著使用物理加速卡可以得到更好的遊戲體驗. 就是物體被炸爛的時候, 所有碎片得到了獨立的計算和噴飛的方向. ![]() 當年有做ageia physx 純物理加速卡的廠商有ASUS & BFG. 不過台灣並沒有BFG的代理商, 所以入手ASUS版本. 沒記錯的話兩張卡的規格也不太一樣. 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純物理加速卡發表的同年Computex會場. Nvidia & ATI都有展示自家顯示卡也可以安排在副卡做物理加速運算. 不過可能是支援的遊戲不夠多, 所以這產品很快的就面臨淘汰. 然後Nvidia & ATI 都把當年Computex展示的這件事都當空氣了. ![]() 這也是一張挺有趣的卡, 康柏 Compro GeForce FX5200 Ultra. 有趣的點是在台灣通音同字的康柏. 不是Compaq. 而是Compro. 再來可能是電視卡比較好賺, 所以Compro 做顯示卡非常短期. 後來就專心做電視卡了. 其實挺可惜的. 因為當年Compro顯示卡用料挺不錯. 最後一個有趣的點是Nvidia 在FX系列, 在每個等級都設計Ultra等級的顯卡. FX5800 Ultra, FX5900Ultra, FX5600Ultra, FX5200Ultra. 入門級, 主流級, 高端級通通有Ultra, 所以我當然就收了一張入門級的FX5200 Ultra來收藏. ![]() 早期顯示卡的Memory都不被重視, 所以玩家必須要自己買散熱塊搭配高耐熱的雙面膠, 自行貼在顯示卡上, 實際效果幫助不大. 但是爽度卻大大增加. ![]() ATI Radeon 9500 PRO 也是超受歡迎的一張顯卡. 透過軟體更改設定即可誤判為ATI Radeon 9700. 而且當年眾多網友還會辨別是BBA還是PBA顯卡. (從所謂的BBA和PBA討論中, 有部份玩家說BBA原廠卡的用料和畫質較好, 所以較為保值. 也造就了往後的玩家樂愛原廠卡的開端) ![]() 由於原廠風扇隨著時間而變的軟弱無力, 我也換上AC ATI1樣式的風扇.看看這種PCB即可擁有這麼好的效能. 現在顯示卡都比大張的實在很討厭. ![]() 這好像是我印象中少數使用小 4P電源的顯示卡了. ![]() 整理了一下倉庫, 發現有張好玩的卡可以貼出來分享. 就是內含ADP電源的ASUS EN7800GT Dual. ![]() 這張卡是直接把兩顆GeForce 7800GT放在一張PCB上. 單卡直接SLI的顯示卡. 在風扇的上方還有限量編號. (我想是因為反正會買這張卡的人也不多, 乾脆就來弄個限量編號, 讓玩家更爽一點.) ![]() 兩顆7800GT直接放在一起, PCB的設計寧可長高也不衡向方展. 放在近期顯示卡旁邊真的顯得很迷你. ![]() 最後這張應該是未上市的卡, ASUS GeForce 6800Ultra x 2. 一樣是兩個GPU放在一張PCB上. ![]() 根據老朋友的說法, 就是因為ASUS先這麼做. 才激起了Nvidia想法弄SLI這件事. 不過這些小道消息沒有辦法被驗證. 所以就當馬路新聞有興趣的人聽聽即可. ![]() 嗯, 這次就是經典顯卡的分享, 所以不會有效能實測. (就算真的要測. 我也找不到AGP插朝的主版了.) 那就用個大合照來結尾吧! ![]() ![]() 下回預告. 因為愛上itx的我. 既ASUS H87I-PLUS之後又弄了兩張主版來測. 請期待下一篇文章XD ![]() By shihwolf |
好文...推
大大,GTX680可以來支援我電腦嗎? :like: |
感謝分享
我也是個喜愛顯卡的玩家 也收了好幾張有指標性意義的舊卡王 對喜愛顯卡的我覺得最棒的是GTX280 超大晶片 超高成本 超高的用料 我收藏的卡為了減輕重量 體積 我都把檔版 散熱器拆掉 變成薄薄的電路板 露出晶片 記憶體 也方便展示 |
推~推~推~
很棒的文章,可惜不能按讚 XD ATi 的 9500Pro真的令人懷念,也是小弟第一次碰"中高階卡"的第一張, 也是第一次體驗到顯卡"燙"的威力,還記得當時第一次用到這張卡的感覺是... 媽呀怎麼那麼燙啊~@@ 後來當然還有更熱情的 Quadro 4000(費米核心) 讓我嚇到... |
1個附加檔案
引用:
RIVA128就有。 |
樓主
如果你喜愛顯卡 那更該買好的散熱 來保養它 我用的是ac三風散 8800gtx全速可以壓到48度左右 本來原廠超頻只能 core 630 sp 1550 用了ac後能上到core 660 sp 1700 88ULTRA還沒超過 不然很好奇能上到多少 我沒買 不然很想知道兩張88U超到極限可以慘電280到什麼程度 坦白說 我雖然喜歡顯卡 但說真的 對顯卡來說速度就是一切 最近這幾年性能真的很不怎樣 已經沒有當初68U 88GTX那種讓人驚豔的表現了 現在卡王表現很兩極 就是要不性能過剩 舊的遊戲框率破百沒意義性能過剩指的就這個 要不是就勉強能跑 這指的是最新的軟體也勉強能跑而已 |
引用:
抱歉, 我的意思是非垂直水平式的排列. :) |
引用:
AC 三風扇, 我曾經有寫過文的. 配的就是8800Ultra. http://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86192 :) |
引用:
我看了你那文章 但你那款和我這款差很多耶 你是舊款黑色的 我是新款白色的 我全速可以壓到48度 但我看你那款原廠標示全速58度 差距非常大 那88u你有超嗎 可以超多少? 88u的記憶體頻寬很大 可惜瓶頸卡在核心本身 |
引用:
即使這樣也不能算6800開始吧,至少5900/5950 ultra就是了 ![]() 從我開始看顯卡開始,他可以算的第一代超級火爐,真的火能比他大的大概 只有GTX590的epic fail,相當具有收藏價值 :stupefy: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06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