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冷水機DIY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30217)
|
---|
冷水機DIY
老實說我沒有養魚,會PO這篇文有兩個原因,最初是在發文PH8.4
1.我在PH8.4找到了許多DIY的資料,所以留下一篇小小的紀錄,希望對其他想DIY的朋友有幫助 2.在網路上買到了相當不合我要求的冷水機,所以我拆了它,給各位朋友參考一下 這個冷水機是要拿來幫一台小機台做冷卻的,機台必須降到****溫度(****溫度會隨即時溫溼度而改變) 不把致冷片直接黏到機台上主要是因為 1.溫控部分是搭配市售的水族用溫控器,這東西是用RELAY控制,如果是電晶體的話開關速度很快,但RELAY相當慢(幾百毫秒吧,我猜),因為開關慢所以溫控會高高低低的跳。與其這樣不如拿致冷片做冰水,在某一個程度上可以減緩這種上下跳的程度 2.致冷片需要散熱,因為機台小,沒有加裝散熱風扇的空間,所以只好把冷卻系統拉出來獨立 所以我們先從那台我相當不滿意網購來的冷水機開始吧 ![]() 這東西我花了990+運費80塊買下來(事實上賣家用便利箱寄送,只要55元) 當初看他拍賣網頁上面做得整整齊齊,水箱外緣用膠帶貼得漂漂亮亮,接頭處也不是用矽利膠黏的,而且看起來應該是壓克力水箱(不然接頭怎麼鎖上去) 結果就是各位看到的這模樣:em24: 和散熱片接合處,沒黏緊,還有一個大縫 ![]() 豈止一個囧字可以形容,彷彿看到了我小時候的美勞作品(糊上去就對了) 接頭特寫 ![]() 接頭背面 ![]() 這東西...我才插管上去接頭就和珍珠板分離了 能拿出來賣......然後我還買下來:em08: (<=國軍案例宣教,不要相信網拍照片) 打開來看一下 ![]() 四方形凹下去白白的部分就是致冷片 這東西真的可以用嗎?接觸面積小成這樣 重點在下面這張 ![]() 有看到印字面嗎? 是的,賣家把字面(致冷面)和散熱片黏在一起了,賣家說:我有跟你標示+12V的線啊。(以上資訊有誤,不同規格的致冷片冷熱面和字面都會不同 2011/5/12更正) 聽到倒彈,有點電子基礎的人應該會知道電子零件上面紅線是接正,黑線接負, 我一開始拿到時就覺得很奇怪怎麼他把致冷片的紅線和風扇的黑線接在一起 原來他根本是黏反了,所以線才會反著接。 這樣製作根本是不對的,要按照規矩來接,不然以後接手機台的人不知道這種狀況, 按紅正黑負下去接,就準備有個發熱的機台了:em02: (養魚的朋友就有魚湯喝了) 不過賣家很好心的附上了一條... ![]() 字條打開來... ![]() 靠杯啊,拍賣網頁上不是說會先測試漏水嗎? 剛剛打開水箱一整個乾燥......所以到底是有測試還沒測試 這種東西要我裝上機台用,宰了我比較快 一開始跟賣家回應,說我不能接受這種東西,不過這間賣家似乎是以死不願退貨聞名 我一丟上PLURK幹譙,馬上有人回應:我也被騙過XXX:em12: 既然他不願退貨,那我就拆了他,然後留下這篇記錄,之後丟http://www.cpc.gov.tw/appeal52.asp 和拍賣網站申訴處 這一千出頭的錢我還出得起,我也不打算退貨了(都拆了),放上來給大家參考說不定可以讓大家省更多的錢 東西拆了,冷卻系統還是要做Orz 所以下來就是DIY文 所需材料有: 1.致冷片和散熱片/風扇...990+80元(悲情網購) 2.散熱膏+電子用散熱矽膠片...預估50元(南一電子) 3.另外又多買的散熱片...21元(南一電子) 4.防水矽膠...99元(小北百貨) 5.塑膠罐...39元(大創百貨) 6.束線帶...29元(小北百貨) 7.溫控器...600元(網購) 8.電腦ATX POWER...實驗室報廢品 ======目前做到這邊,之後新做的部分會在添加上去=== 首先要割開一個40*40(mm)大小的洞 雖然樓下有洗床,不過這東西上不了夾具,所以就慢慢割吧 我的方法是把尺貼上去,有個東西靠,會比較不滑 ![]() 大概割了20~30分鐘,用美工刀+打火機,瓶罐很滑,有點耐心,不要溜手。 割完了...量一下,這罐子厚度剛剛好,不會太厚也不會太薄,當初在大創挑很久 ![]() 然後把散熱片用丙酮和異丙醇洗一下 ![]() 主要是因為在電子器材行買的散熱片後面都有某種膠,這種膠是便宜貨,導熱效果不好 所以要把膠洗下來,用另外買的導熱矽膠貼上 在罐子上打四個M3大小的螺紋 ![]() 因為等下要用M3螺絲來固定散熱片,所以用攻牙螺絲攻出螺紋 M3螺絲和攻牙螺絲都很便宜,用螺絲固定會比單純用膠水糊上去穩固多了 (不過各位可以看到我不小心割裂了 囧...等下再處理) 接下來就是把散熱片鎖上去了 ![]() 散熱片和螺絲是金屬,這罐子是塑膠,所以可以鎖得蠻密合的 但是切勿鎖過頭,畢竟螺紋是在塑膠罐子上的啊 鎖好四個M3螺絲後再於上面鎖上四個螺帽,讓整個散熱器可以咬緊罐子 然後在內側糊上防水矽膠(順便也在裂掉的地方上點膠) ![]() 矽膠經過了一天的乾燥,接下來要先做漏水試驗 ![]() 下面墊一張衛生紙,灌水至散熱片上緣處,靜置兩小時的結果...一切OK 接下來就是致冷片上場,在致冷片的兩面黏上導熱矽膠 ![]() 然後再黏到水箱端的散熱片 ![]() 然後致冷片周圍再塗上防水矽膠,塗得比較薄,等乾燥四小時之後再繼續動作 致冷片的熱面原來是想用這次購買的高檔貨,不過這高檔貨太難加工,所以就換了實驗室裡報廢P4電腦上的CPU散熱組 ![]() 在散射片上面打四個洞,等下要合上水箱上的四顆螺絲 ![]() 本來也是要用鎖的,不過在洗散熱片時因為鰭片很容易洗壞,所以就算了,直接開四個洞對位,然後用束線帶綑緊 ![]() 然後再把電源線整理一下 ![]() 這邊特別用了壓線端子,如果常DIY的朋友應該要準備一些壓線端子,這樣電線不會在線尾"必ㄘㄟ" 不用買專門的壓線鉗,用虎頭鉗或是尖嘴鉗就可以壓扁,這樣就很"素吸"了 之後就可以測試啦,這邊我是用網購的溫控器,買來之後要校正... ![]() 整套組起來大概就是像這樣 ![]() 目前還沒有做隔熱設施,內部灌滿900~1000CC的水量,運作起來是有效果 ![]() 在室溫約26度的狀況下,兩個小時由29度降到23度(我刻意用溫一點的水來降溫) 最終成果如下 後面有個馬達把冷水打到機台裡面 利用電腦的POWER運作 水箱裡的狀況,丟了兩支感溫頭 基本上結果不太滿意,致冷片的效果最多只能將水降到21度,如果把循環馬達開啟,只能到24度 分析原因 1.致冷片和冷卻鰭片中間導熱可能有問題,因為單單量測鰭片最低只到12.5度,晚點會把致冷片拆起來重新換散熱膏 2.水量太多,加上運作時候馬達的熱量也會進來,所以比較難降溫 3.量測運作時的電流,發現電腦POWER +12V只有到3A,比起致冷片的6A小上許多 在量測電壓,約在11.5V左右,所以致冷片並沒有在最大功率運作 目前已經訂購了實驗用的POWER SUPPLY希望可以解決這問題 |
後來幾乎重新弄了個冷水機
![]() 用四個一樣的P4散熱片,兩個熱端、兩個冷端 減少水量並且重新處理致冷片和散熱片接合部分(打磨、重上散熱膏) 目前測試接上機台後打循環馬達,約10分鐘就可以由室溫26度到22度 ![]() 最低溫可以到18度(之後水箱就漏水了......明天再來補洞) 花費: 二手P4散熱器*4=160 壓克力=150 12706致冷片*2=280 另外這台溫控的電流出力不夠兩個致冷片用,所以又外加RELAY拉電源到致冷片,這個做起來大概13X 12V 15A電源=690 把原先P4原廠散熱器風扇換成2800RPM 8*8風扇*2=260 原先用的電腦ATX POWER輸出電流每個線路只到3A,沒辦法把致冷片的能力壓榨出來 所以後來換個12V專用的交換式電源供應器,把12V撐上去,電流就可以到3.8A了 目前最低溫還沒測出(24HR測試),估計可以到12度以下 |
這小學生的美勞作品要一張小朋友 :jolin:
|
DIY器具很好阿~
只是要達到美觀有難度~ :laugh: 加油~樓主~ ;) |
引用:
我也很訝異啊 :laugh: :laugh: :laugh: |
樓主應該要先大約計算一下小機台的散熱量
不然容量不匹配~溫度也是下不來.. |
引用:
算過了,基本上60W的致冷片綽綽有餘,不過後來才知道致冷片的最大操作瓦數得要撐到最高操作電壓才成 所以才從一片變兩片 之前冷不下來主要是因為水量太多 致冷/散熱接觸面沒處理好<=這點差很大,當致冷和散熱面達到最大溫差,致冷能力就很難再向上提升了 還有循環馬達本身也會有熱<=這點是我之前沒意料到的 |
還好我沒買下去,露拍的圖果然騙很大...
看來還是多花一點錢買冷媒壓縮機的冷水機好了.... 最近天氣熱連玫瑰蝦也撐不住,虧它還是黑殼蝦改良來的..... |
感覺cp值好像不高的樣子
|
引用:
希望我的慘痛經驗可以讓所有人都省錢 :p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18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