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效能極限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8)
- - 為何不用油冷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475282)
|
---|
引用:
最好是這個世界的運行是用你那國中程度的講法就能解釋的拉 你那種講法才是不顧實際實際物理現像的所謂"理想狀況",前面講了一大堆分析方法,結果自己卻視而不見含混帶過 就先別講熱邊界,就連整個流場質量流率都受到邊界層影響,而決定邊界層最重要的函數就是黏滯性,隨便翻哪篇電子元件冷卻的論文,沒有一篇敢不提邊界層,敢只用不包含黏滯係數的統御方程式計算,更沒有一篇會用你那種國中程度的講法來解釋 這且這個例子更是做已經做到爛的平版冷卻的case,人家做了十多年的研究絕對比一張國中程度的砲嘴來的有意義 更別提黏滯性大100倍,流量也跟著降一萬倍,哪來的大流量? 先把你自己前面胡扯的"高速流"、"低速流"、"高速流是主動散熱"、"矽酮的物理優勢"、"主動熱傳"、"生物相容性"解釋一遍吧 還有別人問的矽酮的物理特性也寫一寫吧,敢講比熱就請你乖乖的把比熱多少寫出來 |
silicone oil
boiling point 約200 ℃ viscosity 200 centistokes(25℃) density 0.96 g/ml 1L 72.7美金..好像不是挺便宜的 比熱還是水比較大吧,矽油大多是用在高溫的系統,所以電腦的低溫散熱系統不大有用。 散熱用矽油的好處大概就是不會長綠澡.. (比熱最大是汞...不曉得是不是真的) |
引用:
汞的定壓比熱只有0.139Kj/(kg.K)..........它反而是較小的(甚至比空氣小),只是因為它的密度是水的130倍,所以即使水的定壓比熱是汞的30倍,同流量下汞的熱傳量還是比較高 而拿矽油來比,比熱比較小,密度又沒比較高,又受到黏滯性影響速度、流量及Re都小,那有沒有比較好有眼睛的應該都看的出來 |
以前的超級電腦散熱就是用這種方法
整套核心零件泡在某種液體裡面 為什麼不用水呢?... 當然是怕導電囉 所以這種方法是絕對可行的 只是並不是一般大眾使用的方法 |
引用:
沒聽說過有這種方法... 映像中超級電腦除了房間全年空調控制溫度外 主要的發熱元件都是用水冷,而且是一直抽自來水 流出的熱水拿去做別的用途,例如洗澡(火暴) 台中市的中興大學應該有一台,有沒有中興的可以來說明... 所以一年消耗的電費水費都相當多 就算做成循環式的,矽酮也看不出可以贏過水的地方 |
所以現今的水冷系統是否可以找到代替水~~不會導電並且兼顧比熱的東西呢?
純外行~~亂入一下~~~@@ |
小弟是這裡的新人,在看完了各位大大所有的回應後,有一些感想....
1.熱來自哪 ? 來自元件...更高的熱來自哪 ?來自超頻... 2.為何要超頻 ? 為了要有更好的效能 3.效能最好的 ? 超級電腦...為何有pc ? 為了能普及,能買得起 所以小弟認為,重點還是在效能及普及性的平衡點,倘若以PC要跑出超級效能,所花的成本(空間,資源..) 就直接用超級電腦就行了(我是對物理不懂,也沒修過流體或熱力學,我學電的) PC當初的目的有點像Linux之於Unix,"希望是大家都用得起的運算機(希望是在PC也能跑的Unix Like)" 所以,我先假設,"油冷" 是可行的(有效) ,但是就"目前" 的普及性而言,可能在空間及經濟效益上,難以求得平衡(很多大大都比較過其他冷卻方式,我就不做比較) 以上...一點感想.... |
記得...純水(無雜質的) 也不會導電...
不知能不能改成整片泡在純水中 ? ^_^ 那比熱,流量...都解決 ? |
引用:
不懂熱傳就不要亂用公式,對的公式不要用在錯的地方 在電子元件散熱的case中,全速運轉熱量產生量是固定的,以每平方公分瓦來計算 Q是固定函數,溫度梯度才是隨之改變的變數 當溫度梯度 不足以滿足這個條件,熱累積自然會讓溫度提高,然後就是就是燒毀 這個公式也只是在講熱量通量,但是遺憾的是熱傳係數在這邊不是定值,而他就是我前面所講的Nu值的函式 引用:
只靠對流機制.......又回頭自己打嘴巴拉 那樣你又回頭自己跳入前面矽酮熱對流效率較差的洞裡了 = =.......你要把化學材料行妹也不是就樣叫別人玩矽酮去送死 |
水要不導電很簡單,去除水中的離子就行了
不過整片泡在水中不太好吧,還要保護電容很麻煩...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41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