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江蕙真的有那麼紅嗎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67569)

GAME君 2015-01-07 06:20 PM

引用:
作者strong
余天基本上是唱國語歌成名的 .....

余天的台語歌曲有啥代表作品!???? :ase


余天的台語歌曲應該是這首最紅 :D

[youtube]C5u_2WIIsHo[/youtube]

余天不用懷疑以前也是超紅的,我老爸就是他忠實歌迷
以前的歌手翻唱日本演歌很多,尤其北國之春很多人翻唱過
但最紅的版本還是余天的榕樹下
只是現在聲勢大不如前
不像江蕙能一直保持一姊的地位

hendry.lee 2015-01-07 06:26 PM

你找一個 在台灣 單張有可以賣正版唱片 賣超過200萬張的來說說(酒後的心聲這張)~ 連盜版算下去 還真不知道算幾張,,,

連歌神 張學友 當時在台灣也只能賣100萬,,,,

紅不紅 不重要 重點是他的歌 幾乎人人聽過 ~ (除非你這輩子沒聽過任何台語)

可憐蟲 2015-01-07 06:41 PM

我認為

江蕙會在演唱會前宣布封麥

只是想給想聽她演唱會的人一個交代

告知想聽的人把握機會

如果唱到最後一場才宣布

那會是很多人的遺憾

只是後來會搞到這麼難看

就是民族性使然

有一批人不跟風就會死

還有另外一批人愛當黃牛做無本生意

回想諸多事件.哪件不被台灣人搞很臭的?

小米跟鴻海.華碩手機低價推出.結果貨被黃牛跟通訊行掃光

一般人買不到.想要只能加價買

小米電源超值.產能沒有不夠.結果要買不是靠密技就是只能跟拍賣那些黃牛買

結果消費者反而狂罵供應商

這次不也是一樣?

江蕙演唱會

該死的是那些黃牛跟想加價賣的

還有那些不跟風就會死的人

sutl 2015-01-07 06:49 PM

引用:
作者可憐蟲
我認為
江蕙會在演唱會前宣布封麥
只是想給想聽她演唱會的人一個交代
告知想聽的人把握機會
如果唱到最後一場才宣布
那會是很多人的遺憾

可是她這樣一宣布,會害最死忠的歌迷買不到票。

而那些聽到封麥才想買的隱性歌迷,要多大的場地場次才能消化?

這是台灣人普遍不重視死忠顧客的民族性 :think:

c2826118 2015-01-07 07:02 PM

引用:
作者hendry.lee
你找一個 在台灣 單張有可以賣正版唱片 賣超過200萬張的來說說(酒後的心聲這張)~ 連盜版算下去 還真不知道算幾張,,,

連歌神 張學友 當時在台灣也只能賣100萬,,,,

紅不紅 不重要 重點是他的歌 幾乎人人聽過 ~ (除非你這輩子沒聽過任何台語)


台灣應該沒有出現過正版能賣超過200萬張的,榜首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張學友的吻別

789w 2015-01-07 07:05 PM

買票的有不少人目的是想小賺一筆吧
我也是
台語市場主要集中於中高齡長者
還有她要封麥,話題性很高
開演唱會目的就是賺錢,又不是慈善事業

銀★(砍掉再練) 2015-01-07 07:05 PM

引用:
作者cue933
現在流行嘴要含著魯蛋唱....... :rolleyes:


這才是魯蛋王
[YOUTUBE]gnM7DqwOMtk[/YOUTUBE]

銀★(砍掉再練) 2015-01-07 07:25 PM

引用:
作者c2826118
台灣應該沒有出現過正版能賣超過200萬張的,榜首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張學友的吻別


要推到卡帶的年代.....一堆百萬級的

江蕙 沈文程 陳一郎 葉啟田,我覺得有二百萬實力.....因當時卡帶1百多元就是原版,除英文外無任何其它語言流行歌

空空道人 2015-01-07 07:26 PM

引用:
作者chaotommy
宣布不會看時機麼
選在這個時候
就是造成搶票+黃牛賺翻

江蕙自己演唱會本來是搶手的票
結果現在搞成這樣一個局面

她的經紀人沒有責任麼

講實在的 一輩子累積起來的名聲一次敗掉

我覺得事前宣布是對的
要是很多人沒聽到封MIC的最後一次演唱會可能會搥心肝
只是場次太少.....

Micromega 2015-01-07 07:40 PM

今天看新聞,有人提到鳳飛飛的例子,她在舉辦完演唱會前後,都沒透露自己身體的問題,一直到過世後,大家才知道自己去看的是她的封麥演唱會...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27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